X
X

抗战时期的烟政

日本将毒品作为进攻中国的重要手段,实行毒品战争,在占领区实施名为禁烟、实为贩毒的“黑化”政策,毒害沦陷区人民的体质,消沉人民斗志,搜刮民脂。伪满洲国、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等均将毒品作为敛财的重要手段。在农村,他们规划种植罂粟区域,散放罂粟种子,传授种植技术,提高单位产量;在城市,则广设烟馆,规定销量,鼓励吸食,甚至诬蔑拒绝毒化之人为反日思想犯、“重庆分子”。日本鸦片贩子里见甫与中国人盛幼庵合作建立的宏济善堂,是战时日军占领区最大的贩毒机构。 大敌当前,中国民间社会呼吁救国先强种,强种须禁烟。在国民政府控制区,尤其是西南地区,在政府主导、民间力量参与的情况下,瘾民改造成壮丁,烟地换种为粮田,禁烟运动取得初步实效,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西南地区提供了大量壮丁、粮食和其他物资,为抗战提供了人力及物质保障,禁烟运动的展开与西南成为抗日大后方,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某些地方的禁毒实效十分有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继续实行禁毒政策,建立禁毒专门机构,颁布《禁烟禁毒条例》,全面实行禁毒。

  • 首页
  • 禁戒毒品
  • 中国毒品史
  • 抗战时期的烟政
    • 六年禁烟后期

      禁烟总监的裁撤1937年7月,日军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动攻击,侵华战争全面开始。中国政府尽管组织了大规模的淞沪会战等,但因实力悬殊,上海、南京相继失守,遂迁都重庆。重庆政府所辖

      1
    • 日军占领区的毒品泛滥

      伪满洲国的鸦片断禁政策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逐渐占领了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日军认为推销鸦片既可牟利,又可磨灭中国人的抗日斗志,因此丧心病狂地实行毒化政策,勒种罂粟

      2
    • 国统区的鸦片

      禁烟的盲区由于处在战争的特殊状态,全国分为日占区、国统区和共产党抗日根据地,而且三种区域犬牙交错,从而客观上给国民政府继续执行禁烟政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处在日占区边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