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蔓延较为广泛的性传播疾病,目前在欧美国家其传播的广泛性已经超过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的首位。近年来,我国报告病例也有逐年递增的趋势。非淋菌性尿道炎属中医“淋证”“溺浊”“白浊”等范畴。最早记录于《黄帝内经》,淋之病名,首见于《素问》,名曰“淋 ”,后世医家对此各有发挥。《金匮要略》认为“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便弦急,痛引脐中”。《诸病源候论》认为“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沥不宣,故谓之淋”。朱丹溪则说“淋皆发于痰热”,“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舛,清浊相干,蓄在下焦(而发为淋)”。《证治准绳》指出“浊者,虽便时茎中如刀割火灼,而溺白清,唯窍端时有秽物,如疮脓,目眵,淋漓不断”。这些医家的观点,对后世医家对淋证的认识和治疗有重大的影响。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贪恋女色,房事不洁,感受湿浊疫疠之邪,加之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或久病不愈,脏腑失调,都是此病的病因。病机则是湿热之邪侵入膀胱,膀胱湿热蕴结,气化失司,水道不利,加之饮食不节,酿湿生热,情志不畅,气滞化火,最终发为淋病。早期多肝经、膀胱经湿热,为实证;晚期则多因久病伤阴累及脾肾,肾气匮乏不能主司气化、摄纳脂膏,多为虚证或易复感外邪而急性发作。

现代医学认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淋病球菌以外的病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炎症,其病原体常见的有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该病以性接触为主要的传播途径,好发于青年性旺盛期,且男性多于女性。病原体多感染泌尿生殖道黏膜。

临床表现

非淋菌性尿道炎潜伏期为10~20天。起病不如淋病急,且症状拖延,时轻时重,但比淋病轻。

  1. 泌尿生殖道症状:约50%的病人有排尿痛、尿道痒等症状。初诊时很易被漏诊。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尿道不适、发痒、烧灼感或刺疼,尿道红肿,尿道分泌物多为浆液状、稀薄、晨起有“糊口”现象。女性非淋菌性尿道炎表现为宫颈的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宫颈分泌物中有多数分叶型白细胞(高倍镜下每视野超过10个),阴道及外阴瘙痒,下腹不适感。注意:有些病人可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
  2. 尿道分泌物少,稀薄,呈黏液性或黏膜脓性。较长时间不排尿(如晨起),尿道外口可溢出少量稀薄分泌物。有时仅表现为晨起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内裤。检查时,需由后向前按挤前尿道才可能有少许分泌物由尿道口溢出。有时病人有症状无分泌物,也可无症状而有分泌物。
  3. 常与淋病同时感染。前者先出现淋病症状,经抗淋病治疗后,淋球菌被青霉素杀死,而衣原体、支原体依然存在。在感染1~3周后发病。临床上很易被误认为淋病未治愈或复发。
  4. 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并发症(几率为1%)。如急性附睾炎、前列腺炎、结肠炎、咽炎。女性宫颈炎、宫颈糜烂、前庭大腺炎、阴道炎、输卵管炎、盆腔炎、异位妊娠、不育等。
  5. 新生儿通过感染的产道、生后3~13天可发生眼结膜炎,眼部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也可无分泌物。但多不侵犯角膜。生后2~3周可发生肺炎。症状不断加重,呼吸急促为其特点,但不发热。其中半数患儿有眼结膜炎。
  6. 极少数病人可伴发Reifer综合征:尿道炎、关节炎、角膜炎、结合膜炎及皮疹。

辅助检查

  1. 单克隆抗体荧光染色法:用荧光素标记的抗衣原体单克隆抗体来检查细胞涂片的衣原体,检查原生小体主要外膜蛋白的抗原决定簇,在染红的上皮细胞中或细胞外有苹果绿色针尖大小的光点,可在92%~95%沙眼衣原体培养阳性的男性病人中发现,但技术要求高。
  2. 衣原体酶染色法:直接从标本中查衣原体抗原,已经制成反应盒,敏感性67%~97%,特异性92%~98%。
  3. 病原体培养:对沙眼衣原体的分离成功是最好的确诊方法。
  4. 酶链聚合反应(PCR):原理上十分可靠,对实验室条件要求很高。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