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结不应期的测定有十分重要的电生理意义。在Af的扇形图形(体表)上推测动态AVNFRP界线的存在,这一指标有助于对Af时的宽QRS波进行鉴别诊断。因此进行体表Lorenz图与腔内电生理指标对比研究。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体表Lorenz图资料与数据来源于“Lorenz图与AECG的对比研究”数据库。腔内房室结不应期电生理指标来源于北京朝阳医院行射频消融术前做电生理检查的数据。

二、方法:对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的病例做电生理检查时,同步记录心腔内与体表心电图。在高位右房进行S1、S2刺激,测量房室结有效不应期(RP)。取S1周长在600~400ms的范围内,S2为每10ms递减。测量S1不同周长时的RP和AVNFRP,做成AVNFRP线图。对体表与腔内记录的两组数值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

一、Af的Lorenz图扇形底边:182例Af斜率平均0.260+0.185。

二、腔内电生理指标测量结果(附表2-1)

附表2-1 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有效不应期(RP)测量结果 (单位:ms)

电生理检查房室结有效不应期(RP)测量结果

*跳跃;**心房不应

附表2-1的6例中,4例显示RP随S1周长改变而变化,其中包括1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在S1刺激周长取600、550、500ms时RP随S1周长递减而递减,当S1递减至450ms时发生跳跃,跳跃后继续递减。另1例在S1周长为600和450ms刺激时,激动不能下传,A波消失,说明心房不应。还有1例当S1递减时RP始终保持不变。在用S1、S2程序刺激测量AVNRP时,S2周长每次递减10ms,因此按实际测量到的AVNRP增加10ms计算相对应的AVNFRP。

三、体表与腔内的AVNFRP(附表2-2)

附表2-2 体表与腔内房室结不应期比较

体表与腔内房室结不应期比较

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两组样本无统计学差异

讨论

一、动态AVNFRP界线

电生理的刺激周长与自然心率不同,通常S1只能选择在600~400ms范围内,相当于基础心率在100~150次/分,而Af心率范围多在60~120次/分。做电生理检查的6例中,只有一例当S1在500~400ms之间时不应期没有发生变化,其余均显示不应期随S1周长递减而递减。如图所示,电生理测量的曲线与Af体表扇形图形底边有相同趋势。在进行腔内电生理测量的病例中有1例是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程序刺激时,出现“跳跃”,跳跃后仍随S1周长递减而递减,提示房室结双径路时,频率依赖关系存在于各条径路上。Oka在其观察的Af图形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呈双扇形,扇形的底边为双影线结构,提示双径路的Af传导特征。Pedich等也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在观察的6例中,有一例出现心房不应,表明在一定基础心率时,心房不应期大于房室结不应期。有人观察到在兔和犬的心脏传导系统存在此现象。当心房不应期大于房室结不应期时,Af的扇形底边可能因为有心房成分参与,使原有光滑的曲线遭到破坏而变形。

二、动态AVNFRP界线对心律失常诊断的意义

AVNFRP在Y轴数值上的变化看似微小,但由此而来的线性图形,则对心律失常有特殊的诊断意义。对常见心律失常Lorenz图的观察表明,源于窦房结、心房和房室结的心搏,其lorenz图表现明显的正性频率依赖性,B线性斜率,而室性心搏没有如此明显的频率依赖性,B线斜率很小,甚至基本保持平行。这样两种不同的线性形态,可以区分心律失常的起源。对Af图形的观察发现,动态AVNFRP界线是区别室性与室上性心搏的标志。室上性激传导受房室结不应期限制,肯定分布在,动态AVNFRP界线之上(RR间期≥AVNFRP),心室传导不受房室结不应期限制,心室不应期可小于房室结,故可分布于动态AVNFRP界线之下。预激传导的激动虽起源于房室结以上,但如沿旁路前传,不受房室结不应期影响,也可分布于动态AVNFRP界线之下。有可能借对不同起源的宽QRS波进行鉴别。国外学者曾观察到,Af伴有预激征的lorenz图,AVNFRP曲线特征消失,成为一条与X轴保持平行直线性图形。

参考文献

1.Oka T,Nakatsu T,Kusachi S,et al.Double-sector Lorenz plot scattering in an R-R interval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incid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vertices of the double-sector scattering.JElectrocardiol,1998,31(3):227-235

2.Pedich W,Popiolek J,Tobiaszewska D.Themechanism of the silent zone on Lorenz plot in atrial fibrillation[J].Rocz Akad Med Bialymst,1998,43:232-244

3.钮伟真.家兔的心房功能不应期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1,19(6):379

4.赵贵锋,杜日映,郑强荪,等.犬心房功能不应期与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对比研究.心脏杂志,2000,12(5):353-357

5.Anan T,Sunagawa K,Araki H,et al.Arrhythmia Analysis By successive RR Plotting.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1990,23(3):243-248

6.Chishaki AS,Sunagawa K,Hayashida K,et al.Identification of the rate-dependent functional refractory period of the atrioventricular node in simulated atrial fibrillation.American heart journal,1991,121(3 Pt 1):820-826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