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起病隐伏,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者。常需数月。而叶酸由于体内贮存量少,发生较快。在某些接触氧化亚氮者、ICU病房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也有急性发作的。临床上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一般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贫血者可有轻度黄疸。可同时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

胃肠道症状

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食欲缺乏。腹胀、腹泻及便秘偶见。

神经系统症状

发生于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的患者。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叶酸缺乏时表现多为精神症状,其机制还不清楚。部分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

上述三组症状在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中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同时存在时其严重程度也可不一致。

几种巨幼细胞贫血特殊类型的临床表现:

一、麦胶肠病及乳糜泻(非热带性口炎性腹泻或特发性脂肪下痢)

麦胶肠病在儿童患者中称为乳糜泻。常见于温带地区。特点为小肠黏膜的绒毛萎缩,上皮细胞由柱状变成骰状,黏膜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发病与进食某些谷类物质中的麦胶有关。患者同时对多种营养物质,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吸收均有障碍。

临床表现为乏力、间断腹泻、体重减轻、消化不良、腹胀、舌炎和贫血。大便呈现水样或糊状,量多、泡沫多、很臭、有多量脂肪。

血象及骨髓象为典型的巨幼细胞贫血。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

治疗主要是对症及用叶酸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贫血纠正后宜用小剂量叶酸维持治疗。饮食治疗,进不含麦胶的食物亦很重要。

二、热带口炎性腹泻(热带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本病病因不清楚。多见于印度、东南亚、中美洲以及中东等热带地区的居民和旅游者。临床症状与麦胶肠病相似。血清叶酸及红细胞叶酸水平降低、巨幼细胞贫血。用叶酸治疗加广谱抗生素能使症状缓解及贫血纠正。缓解后应用小剂量叶酸维持治疗以防止复发。

三、乳清酸尿症

乳清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系嘧啶代谢异常,除有巨幼细胞贫血外,尚有精神发育迟缓。尿中有乳清酸结晶出现。患者的血清叶酸或维生素B12的浓度并不低,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亦无效,用尿嘧啶治疗有效。

四、恶性贫血

系因胃黏膜萎缩、胃液中缺乏内因子,因而不能吸收维生素B12而发生的巨幼细胞贫血。发病机制不清楚。与种族和遗传有关。A型患者多见。多见于北欧斯堪的那维亚人、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南欧、亚洲及非洲人中均很少见。国内亦罕见,曾有少数报道。多数患者的血清、胃液和唾液中可检查出抗自己胃壁细胞的抗体、在血清中还可检查出两种(阻断及结合)抗体,故认为恶性贫血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贫血的发生是遗传和自身免疫等因素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有人认为这些抗胃壁细胞的抗体仅是不明原因引起胃黏膜破坏后对释放出的抗原的附带现象。

五、幼年恶性贫血

幼年恶性贫血指婴儿先天性缺少内因子的纯合子状态,不能吸收维生素B12而发生的恶性贫血。患儿胃黏膜的组织学发现和胃酸的分泌均正常。血清中也不存在抗壁细胞和抗内因子的抗体。其父母和兄弟姊妹中可发现内因子分泌的缺陷。本病需与儿童恶性贫血相鉴别。后者年龄在10岁以上,有胃黏膜萎缩、胃酸缺乏、血清中有抗体存在。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