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类固醇(adrenal steroid)和ACTH可引起人嗜酸性粒细胞缺乏症,并阻抑外源性蛋白诱发动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其机制仍不清楚。用嗜酸性粒细胞溶解来解释并不令人信服,因为实验证明肾上腺类固醇在体外并不溶解嗜酸性粒细胞。给动物以类固醇,其组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也不溶解。类固醇引起的嗜酸性粒细胞缺乏在给药后2~3小时内即可出现。如果对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存活时间(5~24小时)估算是正确的话,那么用骨髓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终止来解释其机制似也无说服力。

用同位素研究的结果提示,单注射肾上腺类固醇可引起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嗜酸性粒细胞可逆性汇集,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在血管系统中。持续服用该类固醇会影响骨髓释放中性粒细胞,故尚未能对这种急性汇集有较满意的解释。因为在缓慢输注组胺或给予组胺释放药后,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浓度随之上升,而且由于组胺是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在正常情况下它可刺激嗜酸性粒细胞释放或生成。经常服用类固醇对该系统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抑制了组胺的释放,或影响了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溶酶体膜,干扰了组胺的生物合成环(biogenesis)或是其他尚不知晓的机制。但已确知经常服用类固醇可降低骨髓中的嗜酸性粒细胞总数和有丝分裂速率,从而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生成减少。

嗜酸性粒细胞缺乏症的发展与急性感染相关的介绍始于1893年,以后相继报道该缺乏症有规律地与各种炎症损伤相关联,包括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红斑狼疮和慢性病程的急性发热(如肺结核)。即使较轻微的感染如球霉菌病和肺白细胞性肺炎(pneumocytis),也有可能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缺乏症,但不多见。

多年来一直认为急性感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缺乏症是由于肾上腺刺激的结果,但根据对动物和人的各种研究结果已否定了这种看法。这是因为血浆中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分泌的类固醇)的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症并无相关性,而且切除肾上腺的动物在炎症时仍可有嗜酸性粒细胞缺乏。

由于细菌感染和某些特定的炎症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和通常的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而抗原-抗体反应、多细胞动物寄生虫感染和某些外源性蛋白也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故一般认为这两种细胞系列是分别受独立的调控机构控制的。这种观点受到如下几方面的支持:①存在一种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因子;②在移植到小鼠腹腔的微孔弥散盒中发现了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生成的因子(包括散在性的);③在体外,敏化的淋巴细胞可衍生出一种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集落生成的分子;④有一种低分子量多肽物能刺激嗜酸性粒细胞生成。Basten和Beeson用螺状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感染T细胞衰竭的大鼠,发现它不能发展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从而清楚地证明T细胞在控制嗜酸性粒细胞生成中起中心作用。他们还发现,当把寄生虫感染的大鼠淋巴细胞置于弥散盒中,并移植到动物后即能诱发动物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因此认为,敏化的淋巴细胞能释放出散在性的、能诱发嗜酸性粒细胞反应的因子。

为了确定和鉴别这种因子,研究的注意力又转向体外。已发现丝裂原刺激鼠淋巴细胞后能释放出一种能引起骨髓培养物中嗜酸性粒细胞生成的因子。已知这种因子是一种低分子量(约1400)的物质。不久,又在寄生虫感染的小鼠血清或大鼠T细胞混合培养中发现了一种较大的(分子量约46kD)因子,它能引起大鼠骨髓液体培养物中嗜酸性粒细胞分化;而且这是一种不同于IL-2、IL-3或已知的集落刺激因子的物质,称其为鼠嗜酸性粒细胞分化因子(murine eosinophil differentiation factor,MEDP)或IL-5。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IL-2诱导的嗜酸性粒细胞分化,由于其没有特异性,因而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生成时也诱使其他类型的细胞大量生成。另一种较大的因子(80~85kD)已自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浆中获得,它能促使悬浮培养的人血细胞14%~42%变为嗜酸性粒细胞。该因子不刺激半固体介质上的集落生成。与中性粒细胞的情况相比,显然需多个因子诱导干细胞生长,并促使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化和活化。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生成的各种因子列于下表中。

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生成或功能的细胞因子

影响嗜酸性粒细胞生成或功能的细胞因子

多种因子能诱导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运动并进入组织,包括一种作为过敏性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sinophil chemotactic factor of anaphylaxis,ECFA)的四肽化合物Ala-Gly-Ser-Gly和Val-Gly-Ser-Glu、组胺中分子多肽集团如C5a(17kD)、嗜酸性粒细胞刺激的促动剂、纤维蛋白和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其中最著名的是HETE)等,但当这些因子遇到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时是否对嗜酸性粒细胞的刺激有优先,目前还未定论。

与中性粒细胞相比,嗜酸性粒细胞的黏附作用似是通过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的。人嗜酸性粒细胞表达有CR1和CR3补体受体,而且还存在其他受体。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11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