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名油性肉芽肿(oil granuloma)、石蜡瘤(oleogranuloma,或oleoma,或paraffinoma)、化学性脂膜炎(chemical panniculitis)。注射硅酮、矿物油、动物油或植物油后,注射物在皮肤中发生异物反应,引起小叶脂膜炎,形成油性肉芽肿和纤维化。

病因:很多年前,矿物油,尤其液体石蜡和凡士林用于改变乳房、面部、外生殖器和臀部形态,或用于萎缩性瘢痕修补。现在多用毒性较小的硅酮、胶原填充人体组织后,石蜡瘤较前少见了。

临床症状

坚实无痛性结节或斑块发生于注射后数月,最迟可在注射后42年发生,结节或斑块缓慢增大,长期存在,可与其上方皮肤或下方筋膜粘连,有疼痛。皮下脂肪呈硬块状,表面凹凸不平,皮肤用手指不能捏起,偶见局限性溃疡。表面皮肤有色素沉着或红斑。常见于面部、女性乳房、茎阴、阴囊。若注射油性基质药物,常见于股部和臀部。注油枪损伤特点是在左手背发生结节、斑块或窦道。皮损发展较快,开始局部麻木感,以后肿胀、疼痛和局部缺血症状。肛周油性肉芽肿常发生于痔疮局部注射治疗后。

注入物质可在局部流动而扩展到注射以外部位或被带到其他组织,尤其是淋巴网状系统和肺可出现脾大和肺纤维化。有研究发现高达2/3病例可发生自身免疫现象,出现抗核抗体阳性、关节痛、雷诺现象、干燥综合征和指(趾)皮肤硬化。

组织病理

脂肪小叶有炎症浸润、脂肪细胞坏死、噬脂性肉芽肿和异物肉芽肿反应。大量油性物质注入后最初为急性炎症反应,之后大的油滴被纤维组织包裹(洋葱-皮肤囊肿),形成多数小的囊肿性区域,所谓瑞士-硬干酪效应(Swiss-cheese effect),这是因制片过程中,注入物脱落后留下的囊腔,囊周围有组织细胞浸润,并吞噬注入物形成泡沫细胞,虽炎症较轻,但纤维化明显。动物脂肪可引起结核样肉芽肿,植物油水解后释放的刺激性物质可引起炎症和噬脂性肉芽肿。

诊断、治疗

矿物油性肉芽肿与特发性硬化性脂肪肉芽肿的鉴别非常困难,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弥散光谱学技术可能有帮助。特殊染色可鉴别组织中的外源性植物、动物和矿物油。

对注油枪引起的损伤,应减压和局部清创,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慢性油性肉芽肿,应彻底切除局部病变组织。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2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