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与伤寒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热性病。因其性质不同,所以临床证候和治疗原则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因其均属外感病范畴,所以二者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古代,伤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性病的统称,其中也包括了温病,如《素问·热论篇》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种说法,是把所有外感热性病皆划入伤寒的范畴,其“伤寒”一词,即指广义伤寒。所谓“狭义伤寒”,是专指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疾病,它与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温病是性质不同的两类外感病。《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的伤寒,是指广义伤寒,它既包括了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中风、伤寒;也包括了外感温热或湿热邪气所引起的湿温、热病、温病。而五种之一的伤寒,又是专指外感风寒邪气所引起的狭义伤寒,是外感热性病中的一个种类,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的范畴,但二者性质不同。总体来说,温病可以统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之内,而它与狭义伤寒又是外感病中性质不同的两大类别。

在东汉以前,祖国医学对外感病的研究,侧重于伤寒方面。特别是东汉末年张仲景的著作《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确立了伤寒病的辨证施治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以研究伤寒病为主的伤寒学派。而在这一时期,对温病的论述却较少。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求和研究,祖国医学对温病的认识日渐深刻。特别是明、清时期,经过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温病学家的努力,确立了温病的辨证施治体系,形成了与伤寒学派相辅相成的温病学派。从而,使祖国医学对外感热性病的认识更臻全面、完善。

我们研究温病学的目的,就是要探讨温病的病因、病理、发展变化规律及辨证施治原则。因此,首先要了解温病与伤寒这两类性质不同的外感病之间的异同,只有掌握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才能更好地掌握温病学的内容。

温病和伤寒都是因外感自然界的邪气干扰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导致人体动态平衡的破坏而发生的外感热性病。温病和伤寒因感受的邪气性质不同,对人体的损害各有不同,所以温病和伤寒在不同阶段的病机及临床症状又有不同,其治疗方法亦因之不同。如温病初起,是风热邪气从口鼻而入,首先侵袭手太阴肺经,导致肺失宣降,卫外失司,临床症状是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红或痛或肿、口微渴、舌边尖红、脉不缓不紧而浮数等肺卫证候,治用辛凉清解方法,以疏风清热;而伤寒初起,是风寒邪气从皮毛而入,侵袭足太阳膀胱经,病因是寒邪束表,表阳被郁,故临床见证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一身关节疼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润,脉浮紧等表寒证,治疗必须用辛温发汗法以解除肌表之寒邪。

温病是风热温邪从口鼻而入;伤寒是风寒侵袭足太阳膀胱经。温病是热邪故治用辛凉清解,而伤寒是风寒束表,当用辛温解表法,以解除表闭而要汗出。温病是温热邪气直入于里,所以它的特点是传变快、变化多、伤阴分而易出现痉厥神昏或吐衄、发斑等危重证候。伤寒乃是寒邪从表化热入里,因其有寒邪化热之过程,故传变较温病为慢,正如叶天士所说:“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

温病和伤寒因均属外感性疾病,所以二者在发病初起和发展过程中在某一阶段中可能有近似之处,因为温病是热邪从口鼻而入,未侵皮表,故以咽红、咳嗽、口渴、脉数为主,而伤寒是寒邪束表,表气闭郁,故以恶寒、体痛、脉紧为主。虽然全是外邪侵袭,都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一定注意本质的区别及发展的不同。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