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名分类

由于四时气候不同,致病因素有别,人的体质各异,各种类型的温病临床表现及发展变化规律也有所差异。古代温病学家把各种温病分别命以不同的名称,作为对温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这些名称中,有以季节命名的,如:春温、暑温、冬温;有以四时气候特点命名的,如:风温、暑温、湿温;有以季节与四时气候特点结合命名的,如:秋燥;有以发病特点或流行特点命名的,如:温疟、温毒、温疫;也有以邪气潜伏于体内,伏而后发而命名的,如:春温、伏暑。

现将各种常用温病病名的概念分述如下:

一、风温

发生于春季的新感温病。因感受风热邪气所引起,初起见发热、微恶风寒等表证,继而由表入里,深入发展。

二、春温

发生于春季的温病。古人认为其发病是冬季感受寒邪,邪气潜伏于体内,郁而化热,至春季自内外发,或为风热邪气所诱发,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故又称之为“伏气温病”。

三、温热

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之温热病,泛指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冬温等各种温热类疾病。狭义之温热病,即指春温病而言。

四、暑温

夏季(夏至以后)感受暑邪所引起的温病称为暑温。暑为热之极,夏季或炎热酷旱,或湿热熏蒸,故暑温病又可分为暑热病和暑湿病两类。

暑热病,是感受暑热邪气所引起的,以里热证为主的暑温病,属温热病范畴。

暑湿病,是感受暑湿邪气所引起的,以湿热见证为主的暑温病,属湿热病范畴。

另外,夏季因气候炎热,雨水较多,湿热弥漫,所以发生的温病较多,除暑温病外,还有一些其他暑病,择其常见者附列于后。

附:五种常见暑病

  1. 冒暑(冒咳):夏季偶然感冒暑热或暑湿邪气所引起的病证称为冒暑。其病变部位在肺与皮毛,病情多较轻微,一般仅见发热恶寒,咳嗽,头晕等临床表现。因其常有咳嗽见证,故又称为暑咳。
  2. 中暑、暑厥:暑热邪气卒中人体,而致突然晕倒,不省人事者,称为中暑。若中暑而又见四肢厥逆者,称为暑厥。
  3. 暑风(暑痫):暑风与暑痫病名各异,其病则一,是暑热邪气引动肝风,而致四肢抽搐,颈项强直,甚则角弓反张的动风病证。
  4. 暑瘵:暑热或暑湿邪气侵袭于肺,损伤肺络,而致咯吐痰血或骤然吐衄的病证。因其多发于夏季,状似痨瘵,故名“暑瘵”,然与痨瘵的病因、病机、治法均迥然不同。
  5. 暑秽:暑湿秽浊之气卒中人体,而致头痛烦躁,甚则神昏,胸脘痞闷的病证,是中暑的另一种类型。

五、湿温

发生于夏秋之交雨湿季节的一种温病,因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病。初起见身热不扬,身重脘痞,苔腻,脉濡等临床表现。发病缓慢,病势缠绵,病程长。

六、伏暑

秋、冬季节发生的一种温病。其临床表现与暑湿病相同,古人认为是暑湿邪气内伏,至秋冬季节自内外发,或为时令之邪所诱发,故称之为“伏气温病”。

七、秋燥

秋季感受燥邪所引起的,以燥伤津液为主证的温病。

八、冬温

冬季发生的温病。冬季气候反常,应寒反温,人体感受风热邪气而发生冬温病,其临床特点与风温病相同,只是因为发生于冬季,而另立冬温之名。

九、温毒

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温病。除一般温病见证外,又见局部红、肿、热、痛,如痄腮、大头瘟、烂喉equa痧等。

十、温疫

感受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温病。一般分为暑燥疫和湿热疫两类。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可见“疫”是指能互相传染而引起大流行的疾病。“温疫”即指能互相传染,引起大流行的温病。温病与温疫的区别,主要在于传染力的强弱,流行面积的大小。一般说来,温病若在散发或小面积流行的情况下,不称为疫。如发病急剧,传染力强,迅速蔓延而引起大流行的,即称为温疫。

十一、温疟

以但热不寒,骨节疼烦,时有呕吐为主症的一种温病。

关于温病的病名,历代温病学家的说法不尽相同,对每一个病名的理解亦不完全一致。因而,就难免有一病数名,或名同而病异的混乱现象,使初学者难于掌握。我们认为,温病的病名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以此作为一种对温病进行分类的方法,也有其一定的意义。但总起来看,名称虽多,就其病变性质而论,不外温热病与湿热病两大类别。所以本书对温病的病名,仅就历代传统说法,于本章中作一简要介绍,而在“中篇·各论”对温病分类辨证施治中,则不再作重点论述。

以发病类型分类

温病有初起先见肺卫表证,然后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者;亦有初起无明显表证阶段,起病急骤,病势凶险,开始即以里热证为主者,两者发病类型不同。古代医学家就以此为据,将其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

一、新感温病

感而即发的温病称为新感温病。其特点是:感受邪气的当时即发病,初起先见发热,微恶风寒等肺卫表证,继而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地逐步发展。如风温、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

二、伏气温病

伏而后发的温病称为伏气温病。其特点是:感受邪气的当时并不发病,邪气潜伏于体内,这种潜伏于体内的邪气称为“伏邪”,过一段时间后,或伏邪自内外发,或伏邪为时令之邪所诱发,没有明显的表证阶段,初起即以里热证为主。如:“春温”、“伏暑”。有些古代医学家,就是根据春温和伏暑这一特点,把这类温病称为“伏气温病”或“伏邪温病”。至于邪气在人体潜伏的部位,有谓伏于肌肤者;有谓伏于少阴者;有谓伏于膜原者,说法不一,但总起来说,都认为是邪伏于里,自内外发。

对于伏气温病学说,近代温病学者看法颇有分歧,有人赞同,亦有人反对此论,认为不存在伏邪。我们认为:以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种学说,作为对温病发病类型的一种分类方法,亦未尝不可。但从临床实践来看,不论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均须按照温病的辨证纲领辨证施治,而不必拘泥于两种学说的理论之争。

以病变性质分类

温病的名称虽多,发病类型虽有不同,然从其致病因素及临床特点来看,其病变的性质不外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因感受温热邪气而发病,具有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等特点的称为温热病;因感受湿热邪气而发病,具有身热不扬、气机阻滞、水液代谢失常、脾胃运化功能障碍、病势缠绵难愈等特点的称为湿热病。

若把以病变的性质分类和以病名分类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看,属温热病的有风温、春温、暑温(暑热病)、秋燥、冬温、温毒、温疫(暑燥疫)、温疟;属湿热病的有湿温、暑温(暑湿病)、伏暑、温疫(湿热疫)。

若把以病变的性质分类和以发病类型分类两种分类方法结合起来看,新感温病中属温热病者有风温、暑温(暑热病)、秋燥、冬温、温毒、温疫(暑燥疫);属湿热病者有:湿温、暑温(暑湿病)、温疫(湿热疫)。伏气温病中之春温、温疟属温热病;伏暑属湿热病。

为使学者便于掌握,兹将温病三种分类方法的相互关系归纳如下表,以供参考。

温病分类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温病的三种分类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认为,这三者中,以病变性质分类的方法,最能概括温病的全貌,并能充分地体现出温病的临床特点,而且便于掌握其辨证施治规律。因此,本书在“中篇·各论”中采用以病变性质分类的方法,把温病分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类,分别论述其辨证施治。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