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脉冲程序影响MRI加权像

含单数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人体内最多的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为氢原子核,含一个质子(H+),磁特性最强,为目前医用磁共振成像的通用原子核,因此,本节所提到的原子核又简称为质子]的自旋很像一个微小的磁棒沿核的纵轴旋转,在无外加磁场时,质子的自旋方向是随机的,因而不存在净磁场。然而,当有一个外加磁场存在时,质子的自旋轴就会趋于平行或反平行于这个磁场方向,并且以一种特定方式绕磁场方向旋转,称为进动。进动的质子具有接受射频脉冲的能量并发生旋转方向偏转的特性。当射频脉冲停止后,已偏转旋转方向的质子将会向发射射频脉冲以前时的旋转方向恢复并释放能量,这一过程称为弛豫(relaxation)。弛豫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 time)。质子随其所处的物理、化学环境不同,弛豫时间会有差异,这是MRI信号会出现对比、人体不同器官或组织、同一器官正常或病变组织的信号会不同并使MRI能诊断疾病的主要物理学基础。MRI上常用各种组织所特有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来表示这种变化。通过探测器,可以检测到质子弛豫过程所释放的能量,并可通过计算机变成量化的数字信号,再经数模转换即得MRI图像。

选择合适重复时间和回波延迟时间

MRI用于临床诊断时,在成像之前必须根据疑有疾病的解剖部位和病变的大小,选定成像平面(如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等)、成像层厚和间隔距离;根据所怀疑病变和其邻近组织器官中T1、T2的特点,选定重复时间(TR)和回波延迟时间(TE)进行成像。MRI成像参数多达10多个,这些参数对图像质量、弛豫时间的权重、成像时间的长短等都有明显影响,其中TR和TE的选择直接影响图像弛豫时间的权重,对诊断影响最大。在最常用的自旋回波脉冲程序成像中,TR、TE越短,T1权重越重,为T1加权图像;TR、TE越长,T2权重越重,为T2加权图像。由于各种病变在T1加权和T2加权的图像上表现各不相同,因此选择合适的TR和TE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病变显示得更全面、更清晰,才能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反之,会遗漏病变或造成误诊。

MRI多平面多角度成像具有许多优点

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在内分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如MRI已成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病变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此外,MRI对胰腺的内分泌疾病也有较高的检出率。在肾上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病变的诊断中,MRI并非首选,但在病变鉴别诊断方面,MRI可通过病变的信号改变为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MRI具有图像清晰、无放射性损伤、多平面多角度成像等优点,但MRI的扫描时间较CT长,容易产生运动伪影,对骨骼及钙化的显示不如CT。因此,在选择检查方法时,需根据病变的部位及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并密切结合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诊断。CT和MRI的优缺点见下表。

MRI与CT的区别比较

MRI与CT的区别比较

由于MRI存在磁场和射频,它们可以干扰一些仪器的正常工作。反之,某些金属物品又可干扰磁场的均匀性和射频的稳定性。因此MRI不适用于下列情况:

  1.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
  2. 距离检查部位较近区域有铁磁性金属植入物者;如铁磁性金属植入物距离检查部位较远,一般不影响检查。
  3. 铁磁性夹可用于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由于磁场可能引起金属夹移动而导致大出血。
  4. 早孕者。
  5. 病情危重需要监护的患者,因为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和氧气瓶等急救设施不能进入MRI室(自屏蔽好的机器例外)。

同时采用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提高诊断效果

垂体区域的MRI检查前准备与常规头颅MRI检查相同。患者须于检查前去除能摘除的金属异物,如发夹、金属义齿、皮带和硬币等,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行MRI检查。小儿患者不能合作时,需在麻醉状态下行MRI检查。

根据矢状面或冠状面不同平面的图像以及T2加权的多回波成像以作出正确的诊断。最常用的层厚为0.3cm;分辨率0.95~1.2mm,矩阵256×256。在发现病变或怀疑病变时,需常规静脉注入增强剂后进行扫描,在摄片时需注意放大兴趣区,以便更好地显示病变。为了显示直径数毫米的微腺瘤,对于平扫未发现垂体形态变化,但临床强烈提示垂体病变患者,推荐应用动态增强MRI。这是指在“团注”MRI造影剂后,多次动态对垂体进行扫描,这样可以发现与垂体血供方式有差异、体积小而不能使垂体形态及平扫信号发生变化的微小肿瘤。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