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甲状腺激素抵抗)的共同特点是血甲状腺激素明显升高,且与临床表现不一致。根据T3R缺陷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种,绝大多数为部分性;根据有无家族发病倾向可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根据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的组织可分为全身型、垂体型和周围型。临床上以全身型居多,单纯周围型少见。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的组织分布,可将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选择性垂体不敏感型伴临床甲亢,又可分为自主性非肿瘤性垂体TSH分泌过多和TSH对TRH和T3有部分反应;②垂体和周围组织联合不敏感型,又可分为临床甲减型和代偿型(临床甲状腺功能正常);③选择性周围组织不敏感型。

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血T3/T4升高而无甲亢表现

本型的共同的临床表现有:①甲状腺弥漫性肿大;②聋哑,骨发育延迟和X线骨骼照片有点彩骨骺;③临床上无甲亢,但血白蛋白结合碘明显升高,TSH正常或升高。T3R基因有严重缺失(T3与DNA结合区的编码基因完全缺失),从而导致T3Rβ基因完全缺如,垂体和周围靶细胞对T3均不敏感,但临床表现却极不一致,从无症状到严重甲减。个别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的T3Rβ表达有增加,身高的增长有进步。有的患者还有智力低下,主要表现为发音障碍,言词智商比工作智商低。此外,此型患者还可有其他躯体畸形,如翼状肩、脊柱畸形、鸽胸、鸟脸、舟状头、公牛眼、第4掌骨变短、先天性鱼鳞癣、Besiner痒疹、眼球震颤等。一般完全性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或由于T3R基因严重缺失而导致T3R功能完全丧失者,临床表现多较严重;而部分性全身甲状腺激素不敏感或T3Rβ基因点突变者的临床表现较轻。

实验室检查结果取决于垂体和外周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的相对严重性和代偿程度,垂体和外周细胞不敏感型中所见的异常的实验室结果均可出现。有的患者基础血清TSH正常,但对升高了的血T3和T4而言已是升高的。以上实验室检查只是证明垂体或外周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进一步检查包括T3R的数目和亲和力及T3R基因缺陷的确定。

选择性垂体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伴甲状腺肿和甲状腺激素升高而无甲亢表现

垂体对甲状腺激素作用不敏感意味着甲状腺激素对垂体释放TSH的负反馈作用的减弱或消失,TSH过度释放,导致甲状腺增生肿大,甲状腺激素合成增加,而血甲状腺激素升高又不能抑制垂体TSH释放,因此引起甲亢,故本型患者又称非肿瘤性垂体TSH分泌过多症。临床上与垂体TSH瘤酷似。

血TSH明显升高,有的患者能被T3完全抑制;有的患者不能被T3完全抑制,但可被大剂量地塞米松(2mg,每6小时 1次,连续服2天)抑制,且升高了的血甲状腺激素也降至正常。大多数患者的TRH兴奋试验有正常的垂体-甲状腺轴,故TRH刺激试验多为正常反应。静脉推注胰高糖素1mg,注射前15分钟和注射后15分钟、30分钟、40分钟和60分钟采血测血中环磷酸腺苷(cAMP)。本型患者有cAMP升高反应,提示周围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有反应。检查外周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敏感性方法可参考周围型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型。本型或全身型患者基础血PRL可升高,亦可正常;对TRH反应正常或呈过分反应,且T3抑制试验不能使之恢复正常;而溴隐亭不仅可使PRL基础水平和对TRH的反应恢复正常,且可使升高了的TSH也恢复正常。

周围选择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以甲状腺肿/甲减/ 甲状腺激素增高为特征

外周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型极为少见。此型患者只有外周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不敏感而垂体TSH细胞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正常。多数患者有家族史,甲状腺肿大(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血甲状腺激素增高,但临床却为甲减表现,如易倦乏力、头发干枯和脱落、怕冷、脉缓、感应性耳聋、智力发育延迟或精神障碍等。临床表现不一,从全身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如点彩骨骺、骨龄延迟、耳聋和智力发育延迟等)到只有甲状腺肿大不等,这是因为T3R缺陷致垂体分泌TSH增多,使血中甲状腺激素增高而得到代偿,且这种代偿随年龄的增大日臻完善,故年幼时出现的甲减随年龄增大而减轻,甚至完全消失。

本型患者临床最具特征的表现是:即使用很大药理剂量的甲状腺激素,尽管血T3和T4已明显升高,但临床上却无甲亢表现。血清总T3、T4和游离T3、T4升高,TSH多在正常范围,对TRH有正常反应,亦可被T3抑制。甲状腺激素对全身各种器官、组织和细胞的功能均有调节作用,因此评定甲状腺激素外周作用有许多指标,包括Qkd间期(即从心电图Q波起点到测血压时听到Korotkoff声音止的时间距离)。根据尿肌酸和羟脯氨酸排量、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以及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Na+/K+-ATP酶,血管紧张素Ⅰ(AT-1)转换酶活性与血T3不相称,即可评定外周靶细胞对甲状腺激素作用的敏感性及其程度。

有人报道,本型患者每天服T4 1000μg或T3 375μg,也不能使患者的脉率、基本代谢、尿肌酸和羟脯氨酸水平增加;但也有患者每日口服150μg即可使临床甲减表现得到纠正。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3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