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源性低血糖症系指由于肝脏病变所致的低血糖症,可分为3类:①肝实质细胞大量破坏,肝糖原贮存和糖异生能力显著下降,引起空腹性低血糖症;②肝糖原分解酶缺乏和(或)糖异生障碍;③肝肿瘤性低血糖症。

肝细胞大量破坏导致低血糖症

维持空腹血糖需要正常的肝脏结构和功能。内生性葡萄糖的产生主要是通过肝糖原分解和肝糖异生来维持的。肝脏完全切除可致严重的低血糖症;肝脏大部分切除后,空腹血糖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肾脏的糖异生。

肝源性低血糖症最常见于肝脏结构迅速而大量被破坏时,如中毒性肝炎、急性重型肝炎、脂肪肝(饥饿或饮酒后)、急性胆管炎和胆管阻塞等。常见的肝病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发生低血糖者反而少见。原发性肝癌较易发生低血糖症,这是由于葡萄糖调节异常所致。转移性肝癌则较少发生低血糖症。肝脏实质疾病所致的低血糖症是由于肝实质被大量破坏,门静脉与周围循环出现分流,产生相对的高胰岛素血症。在正常情况下,此时的胰岛素分泌应相对减少,血浆C肽水平和胰岛素分泌指数会适当降低。然而,有人研究发现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在血糖正常和高血糖情况下,血浆C肽和胰岛素仍明显增高,并存在着胰岛素抵抗现象。

肝肿瘤导致低血糖症

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的发生率为4.6%~30%,按组织学特征和与临床低血糖症的联系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见于生长快、分化不良的原发性肝癌晚期,血糖多在2.2~4.4mmol/L,很少发生严重的低血糖症或低血糖昏迷;另一种见于生长较慢,分化较好的肝癌早期,一般无全身恶病质表现,但有频发性低血糖症发作,血糖很低,需用大剂量葡萄糖才可控制症状,给予胰高血糖素和糖皮质激素等效果不明显。低血糖症是原发性肝癌常见的异源激素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胰岛素正常或升高,而IGF-1或巨IGF-2(15kD)多升高。

原发性肝癌伴低血糖症的发生机制有以下3种可能:①IGF-2或巨IGF-2相关性低血糖症;②胰岛素分泌过多;③肝组织被大量破坏,肝糖生成不足。但绝大多数患者是由于分泌过多IGF-2所致。转移性肝癌伴低血糖症的病因复杂。结肠癌、肠肉瘤、脑膜肉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胰岛素瘤和类癌等发生肝转移后均可伴有低血糖症。

由于病因不同,处理也各异。Hoff等用胰高血糖素试验来协助病因诊断,指导治疗。如静注1mg胰高血糖素后血糖升高值>1.7mmol/L,可用胰高血糖素泵持续给药,在门诊治疗。胰岛素瘤者对胰高血糖素有反应(提示有足够的肝糖原贮存),无反应提示肝糖原的贮存极少(低血糖的原因之一)。

糖的中间代谢障碍导致低血糖症

伴有低血糖症的遗传性代谢性肝病很多(下表)。绝大多数的代谢病累及肝脏,但这类疾病不是原发性肝脏疾患,而是全身性代谢障碍综合征。这些代谢性疾病具有下列主要特征:①伴有低血糖症的糖原贮积症(GSD)主要是Ⅰa、Ⅰb、Ⅲa、Ⅲd、Ⅳ、Ⅵ和Ⅷ型。溶酶体代谢病和氨基酸代谢病不直接引起低血糖症,而脂肪酸氧化障碍恒定有低血糖症,后者的特点是进餐后发生低血糖症而无酮症。②GSD的临床诊断有赖于血液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及病变组织的酶活性与酶基因分析和(或)异常糖原颗粒的鉴定。临床以Ⅰa、Ⅰb和Ⅲ型为常见,占成人GSD的95%以上。③脂肪酸氧化障碍所致的低血糖症的病因确诊有赖于酶基因突变分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可鉴定酶基因突变的位点、类型和累及的部位。

伴低血糖症的主要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伴低血糖症的主要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伴低血糖症的主要遗传性代谢性疾病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