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术后切口感染是包皮环切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偶尔被感染可能伴随着灾难性的后果,出现败血症。其他并发症也可由切口感染导致,如阴茎皮肤缺失、包皮过少、性功能障碍等。

原因

  1. 术中包皮垢清洗不彻底,切口被细菌污染,特别对包茎患者,因为包皮与阴茎头粘连紧密,一次往往不易完全清洗干净,需要一边分离一边用1%碘伏消毒。
  2. 术后切口包扎不严密,因为阴茎反复勃起导致切口敷料松动,结果切口被污染,而又没有及时消毒处理。
  3. 切口敷料被尿液浸渍不及时换药而污染。
  4. 当包皮切口因为出血出现皮下血肿、比较严重的包皮水肿、粘连分离后损伤、机械摩擦等时如果治疗不积极更易继发细菌感染。
  5. 缝线长时间刺激切口(丝线为多见),致针眼红肿、糜烂,也易合并细菌感染。
  6. 术前存在包皮炎,阴茎头感染未得到控制,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也会增加。

临床表现

包皮术后3-5天切口局部出现红肿、疼痛,在阴茎勃起时更明显;当切口不断有脓性分泌物流出时,切口周围往往出现脓肿,这样可以导致切口裂开,甚至出现全身症状畏寒、发热等败血症症状;局部切口长期不愈合,甚至阴茎皮肤坏死导致阴茎皮肤缺损、弯曲畸形等。

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去除病因。如果阴茎皮下血肿或水肿严重,需要手术清除血肿或皮片引流;对于因为分离粘连导致皮肤缺损,一定要使用抗生素软膏外敷,国内报道应用湿润烧伤膏(MEBC)处置包皮环切术后创面以及缺损创面取得良好效果。

拆除红肿明显部位的缝线,清除脓性分泌物,用1:5000呋喃西林溶液、庆大霉素或者甲硝唑溶液清洗伤口,局部加强换药、根据病情每天可更换敷料2-3次,如切口裂开距离较大时,待切口干燥后予以重新缝合。

尽早采集包皮分泌物标本作细菌培养,可以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

预防

包皮环切手术为“Ⅱ”级切口,术前彻底清洁皮肤,尤其注意清洁包皮垢,避免污染手术区,如有炎症,予以治疗炎症消除后行包皮环切术。术中严格消毒及无菌操作,止血彻底,避免过度电凝,伤口内不留线结。术后24h内给予加压包扎,减少皮下血肿形成。排尿时勿弄湿敷料,如已被尿液浸湿,应及早更换。可自备75%乙醇或1:1000苯扎溴铵棉球,排尿后擦洗尿道周围,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包皮环切术后应注意:

  1. 术后应卧床休息3-4天,避免长时间站立、久坐;
  2. 穿宽松的内裤,减少阴茎头的摩擦;
  3. 术后3,4天内阴茎头轻度粉红色水肿是正常现象,这是麻药及手术导致的机体反应;
  4. 排尿时勿弄湿敷料,如已被尿液浸湿,应及早更换。可自备75%乙醇或1:1000苯扎溴铵棉球或等渗盐水棉球,排尿后擦洗尿道周围,保持伤口敷料清洁;
  5. 术后应避免性刺激,以防阴茎勃起,引起疼痛或出血;
  6. 后30天内禁止同房,尽量避免勃起,以免切口裂开,发生出血与感染;
  7. 术后3天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剂。隔日换药一次,如敷料潮湿需及时到医院换药;
  8. 术后如发生出血不止及肿胀明显者需及时来院就诊。

医师和护士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外,还要做好如下工作:

  1. 做好术前准备,成年人手术前1天晚上应剃阴毛,沐浴洗澡,更换清洁内衣;
  2. 手术后医师包扎切口要严密牢固,特别是系带处不能有暴露,否则,会因摩擦而引起系带处的出血、水肿和感染;
  3. 护士换药时清洗消毒要彻底。规范,包扎时也要严密稳固,以防患者走动时切口暴露、摩擦引起细菌感染;
  4. 切口被尿液浸渍污染或合并细菌感染时,切口出现红肿、渗出、裂开或糜烂,可用红霉素软膏或新霉素软膏进行包扎,每天换药1次。也可以用碘伏消毒后不包扎,每天涂药3-4次;
  5. 用可吸收线缝合的切口,虽可免除拆线之苦,但可吸收线抗原性强,组织炎性反应大,缝线一般要10天后才开始溶解脱落,针眼处因线头刺激而出现糜烂口。为防止细菌感染,可以涂1次红汞药液,让糜烂处快速干燥结痂。根据临床观察,包皮环切术用丝线缝合,对切口无刺激,感染率低,愈合快,疗效好。建议除小儿及特殊患者外,一般成年入主张采用丝线缝合为好。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