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角膜炎(toxic keratitis)是指我们日常应用的各种商品滴眼液中的药物成分或防腐剂,在不当滴眼的情况下对角膜和结膜上皮细胞的毒性反应。临床常见的药物有抗生素滴眼液、非甾体类滴眼液、免疫抑制剂滴眼液、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抗病毒类滴眼液等。既往此病不多见,近年来由于药物滥用,特别是长期应用对角膜上皮损害的药物,本病已经在临床上被重视。

患者眼部有干燥感和畏光不适,症状加重后可有烧灼感或磨痛,视物欠清或视力下降。可见结膜充血,特别是睑结膜血管模糊不清,有滤泡增生;角膜开始有点状上皮缺损,荧光素钠染色阳性,重症者大片角膜上皮缺失;泪液分泌减少(图1~3);结膜刮片检查,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图4)。

有长期、频繁滴用多种眼药的病史,根据临床症状和眼部表现可诊断该病。

应停止使用现用的滴眼液,或适当减量仅保留必要的治疗药物;制备自家血清滴眼,每日4~6次,或用小牛血眼用制剂滴眼,如果眼部有过敏的症状和体征,局部可适当滴用低浓度的糖皮质激素或抗过敏药物;口服维生素AD胶囊;适当补充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对疗效欠佳的患者可配戴高透氧性角膜软性接触镜,保护角膜上皮。

药物性角膜炎,长期自行滴用抗菌药物,患者刺激症状加重,可见结膜充血,多发散在的角膜上皮缺损

图1A. 药物性角膜炎,长期自行滴用抗菌药物,患者刺激症状加重,可见结膜充血,多发散在的角膜上皮缺损

药物性角膜炎,上图同一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上皮层及浅基质层点片状混浊

图1B. 药物性角膜炎,上图同一患者,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角膜上皮层及浅基质层点片状混浊

药物性角膜炎,因长期滥用药物,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大片剥脱

图2A. 药物性角膜炎,因长期滥用药物,混合充血,角膜上皮大片剥脱

药物性角膜炎,上图同一患者,停药一周复诊,结膜充血减轻,病情好转,炎症明显消退

图2B. 药物性角膜炎,上图同一患者,停药一周复诊,结膜充血减轻,病情好转,炎症明显消退

药物性角膜炎,因长期滥用药物,角膜上皮大片剥脱,角膜点状混浊

图3A. 药物性角膜炎,因长期滥用药物,角膜上皮大片剥脱,角膜点状混浊

药物性角膜炎,上图同一患者,停药一周,病情好转,角膜上皮逐渐修复,刺激症状明显改善

图3B. 药物性角膜炎,上图同一患者,停药一周,病情好转,角膜上皮逐渐修复,刺激症状明显改善

药物性角膜炎,结膜刮片,标本行Wright-Giemsa染色,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1000

图4:药物性角膜炎,结膜刮片,标本行Wright-Giemsa染色,可见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 ×1000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