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体外药敏与体内疗效存在差异: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推测药物在体内的疗效,或用回顾性的细菌耐药监测资料总结出常见感染细菌的耐药规律作为初始治疗的参考,降低患者死亡率,这是理论期望值,在临床实践中证明体外的药敏报告有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分离的细菌不是真正的致病菌:如果标本取得不合格,培养出来的细菌不是真正的病原菌,有菌部位标本如痰、咽拭子、前列腺液、粪便、尿液、阴拭子等,标本的采集很难不污染携带菌;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血液和脑脊液,如培养出表皮葡萄或类白喉棒杆菌也有识别的必要。现代感染的特点是,低免疫人群大大增多,条件致病菌、非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增多,这些特点给致病菌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可想而知,按不是感染菌的药敏结果去治疗感染菌,不能获得一致的结果。

药敏判断标准的局限性:CLSI制定的药物敏感折点不能全面的考虑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药敏判断标准和疗效判定的指标不一致。CLSI制定的药敏判断标准是以不同药物进入体内后血液中最高浓度与该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间的关系所制定,如(一般情况):

  1. MIC <最高血液浓度4~8倍或10倍为S:使用常规剂量有效
  2. MIC <最高血浓度1~2倍为I:加大剂量或药物浓缩部位有效
  3. MIC >最高血浓度为R:无效

由此又会产生下列问题:药物在各局部组织分布浓度与血液不同,甚至高几倍或几十倍,局部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标准是什么?局部用药依据体外抗生素试验结果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是什么?例如头孢哌酮在用药1~3小时后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环丙沙星在尿液的浓度可达200mg是血液的50倍;左氧氟沙星在肾组织的浓度是血液的2~5倍。因此如果在上述高药物浓度部位感染时,按CLSI制定的标准判断敏感性就不能获得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一致的结果。在近年的ECCMID(欧洲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年会)有很大呼声要求CLSI改变某些β-内酰胺类药物的标准折点,目的就是使达到折点、剂量和疗效的统一。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edu/9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