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导组织中的顺向传导文氏现象

窦房文氏现象

  • 典型的窦房文氏现象:

    • PP间期逐搏缩短,直至出现一个长PP间期;
    • 最长的PP间期小于最短PP间期的2倍;
    • 长PP间期后的第1个PP间期大于长PP间期前的任何一个PP间期;
    • 各心房脱漏后的第1个P波之间的距离,即为文氏周期,由此可推算出窦性节律的基本周期,为文氏周期长度÷(文氏周期内P-P间期数+1)或文氏周期长度÷文氏周期内P波的个数;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其PP间期可用“渐短突长,周而复始”概括之。
  • 不典型的窦房文氏现象:

    • P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出现一个长PP间期;
    • 最长的PP间期小于最短PP间期的2倍;
    • 各心房脱漏后的第1个P波之间的距离,即为文氏周期;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
    • 部分不典型的窦房文氏现象与窦性心律不齐较难鉴别,但如P波形态一致,虽然PP间期极不匀齐却很有规律,并能重复多个文氏周期,也能就此作出合理的推理性诊断。其P-P间期可用“渐长突长,周而复始”概括之。

不典型的窦房文氏现象(心电图)

心房内文氏现象参见《不完全性心房内传导阻滞》

房室文氏现象

  • 典型的房室文氏现象:

    • PR间期呈进行性逐搏延长,直至出现P波受阻,QRS波群脱漏;
    • PR间期延长的增量逐搏减少;
    • RR间期逐搏缩短,直至出现一个长RR间期,最长的RR间期小于最短RR间期的2倍;
    • 长RR间期后的第1个RR间期大于长RR间期前的任何一个RR间期;
    • 长RR间期后的第1个搏动的PR间期多恢复正常;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可用“PR间期逐搏延长、RR间期渐短突长,周而复始”来概括之。呈4:3传导的房室文氏现象(心电图)
  • 不典型的房室文氏现象:由于窦性心律不齐、房室交接性逸搏的干扰、室性早搏、隐匿性传导、房室结内折返、超常期传导、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等因素的影响,使房室不典型文氏现象远较典型的多见。其心电图表现呈多样化改变:

    • 虽然PR间期逐搏延长,但延长的增量也逐搏延长,导致RR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出现—个长RR间期;
    • 虽然PR间期逐搏延长,但延长的增量长短不一,导致RR间期长短不一,直至出现一个长RR间期;
    • PR间期逐搏延长过程中,夹有等长的PR间期(其递增量为零),出现RR间期长短不一,直至出现—个长RR间期;
    • 文氏周期末一个PR间期增量反而最大,使PR间期特别延长,易产生心房回波终止文氏周期;
    • 合并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导致RR间期长短不一;
    • 长RR间期内有隐匿性传导,出现顿挫型文氏现象或使长R-R间期后的第1个搏动的PR间期长短不一。3.jpg4.jpg
  • 房室反向文氏现象:指突然延长的PR间期呈进行性逐搏缩短直至恢复正常的现象。常见于:

    • 文氏现象心室脱漏后继以连续的2:1传导,其中下传搏动的PR间期先是突然延长,后逐搏缩短,直至恢复正常,再现文氏现象。可能与漏搏的激动在房室交接区内发生不同程度的隐匿性传导有关。
    • 间位型房室交接性早搏或间位型室性早搏,使随后的窦性搏动的PR间期突然延长,再逐搏缩短,直至恢复正常;与窦性搏动逐渐远离前一搏动的生理性不应期有关。MV5导联连续记录湿示间位型室性早搏后出现房室反向不典型文氏现象、T波改变(心电图)
    • 真正的房室反向文氏现象,非常少见,其PR间期呈进行性逐搏缩短,直至出现P波受阻,QRS波群脱漏;若PR间期缩短的增量逐搏减少,则RR间期逐搏延长,直至出现一个长RR间期;若PR间期缩短的增量逐搏增加,则RR间期逐搏缩短,直至出现一个长RR间期。

房室交接区双径路内文氏现象

PP间期基本规则时,出现长、短两组的P-R间期;短的一组PR间期呈进行性逐搏延长,继而突然出现跳跃性长PR间期,该长PR间期也呈进行性逐搏延长,直至出现P波受阻,QRS波群脱漏,或继而突然出现跳跃性短PR间期。上述情况,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变

Ⅱ导联连续记录,显示房室结内双径路传导伴快、慢径路同时出现不典型文氏现象,快径路及慢径路均出现蝉联现象(心电图)

束支内文氏现象

诊断束支内文氏现象,必须要求PP间期规则,PR间期固定,以排除室性逸搏、室性融合波、预激综合征、舒张晚期室性早搏、频率依赖性束支阻滞等。它有以下3种表现形式:

MV5导联连续记录,显示左束支内不典型的直接显示型文氏现象、ST段改变(心电图)

  • 直接显示型文氏现象:QRS波形由正常→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逐渐演变,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改变。
  • 不完全隐匿型文氏现象:QRS波形由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一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变。MV1导联连续记录湿示右束支内不完全隐匿型文氏现象(心电图)
  • 完全隐匿型文氏现象:自始至终QRS波形呈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但时间可有轻度变化,如由0.14s延长至0.18s,与一般的完全性束支阻滞难以区别,诊断它必须要有直接显示型或不完全隐匿型文氏现象同时出现在一份心电图上,方能诊断。

束支内直接显示型文氏现象的出现需具备两个条件:

  • 文氏周期开始的第1、2个心搏,其左、右束支的传导时间互差分别为<25ms、25~40ms;
  • 文氏周期最后1个激动不逆传到受损的束支一侧,使其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恢复正常传导;否则,受损束支不能恢复应激性,下一个文氏周期的第1个心搏就会出现束支阻滞图形。

若QRS波形由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不完全性束支阻滞图形→正常,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变,则为束支内反向文氏现象。MV1、MV5、MV3导联同步记录,定准电压均为0.5mV。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左柬支内不完全隐匿型反向文氏现象(心电图)

分支内文氏现象

诊断分支内文氏现象,也必须要求PP间期规则,PR间期固定,以排除房室交接性逸搏、舒张晚期的房室交接性早搏、频率依赖性分支阻滞等。

  • 左前分支内文氏现象:心电轴由正常或轻度左偏→中度左偏→重度左偏,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变。
  • 左后分支内文氏现象:心电轴由正常或轻度右偏→中度右偏→重度右偏,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变。

浦肯野纤维或心室肌内文氏现象

少见。也要求PP间期规则,PR间期固定,以排除室性逸搏、室性融合波、舒张晚期室性早搏等,QRS波形、时间由正常→逐渐增宽→不定型心室内传导阻滞,周而复始,有规律地演变。

不定型心室内直接显示型文氏现象(心电图)

房室旁道内文氏现象

非常少见,发生在慢旁道内。与束支内文氏现象一样,可分为直接显示型、不完全隐匿型、完全隐匿型3种类型。以直接显示型房室旁道内文氏现象为例:

  • 原来缩短的PR(P-δ)间期逐搏延长,直至旁道发生一次完全性阻滞,PR间期才恢复正常;
  • 明显的δ波逐搏减小直至消失;
  • 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也逐搏恢复正常;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B型预激综合征患者m现不完全隐匿型房室旁道内反向文氏现象(心电图)

双重性文氏现象

双重性文氏现象是指心脏传导系统不同水平同时存在文氏型阻滞。最常见的是窦房文氏现象合并房室文氏现象,也有房性或室性异位节律外出文氏现象合并房室文氏现象等。

房性心动过速伴双重性文氏现象(心电图)

交替性文氏现象

交替性文氏现象又称为交替性文氏周期,在2:1阻滞基础上,下传心搏呈文氏现象,出现连续1~3个心搏下传受阻的现象。交替性文氏现象可分为A型和B型。它可发生在心脏传导组织的各个部位,但以房室交接区最为多见,其次为束支、异一肌交接区、折返径路内等。

  • 房室交接区交替性文氏周期:

    • A型:房室交接区上层2:1阻滞,下层文氏现象,连续出现3个激动(P波或F波)下传受阻。心房扑动伴正常心窒率(心电图)
    • B型:房室交接区上层文氏现象,下层2:1阻滞,连续出现1~2个激动下传受阻。若上层文氏周期的心动次数即心房搏动数为奇数,如3:2传导,则连续出现2个激动受阻;若心房搏动数为偶数,如4:3传导,则上层终止—个文氏周期时未下传的1个激动正好也是下层2:1阻滞未下传者,故仅有1个激动受阻。即使这个P波或F波能传到下层,也将遇到下层的2:1阻滞,故仍属B型,有学者称之为C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 束支内交替性文氏周期:在2:1阻滞基础上(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或束支上层),下传QRS波形表现为束支内文氏现象。多呈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 房室旁道内交替性文氏周期:在2:1阻滞基础上(房室正道、旁道同步阻滞),旁道内出现文氏现象,连续出现1~3个激动(P波或F波)下传受阻。多呈A型交替性文氏周期。

传导组织中的逆向传导文氏现象

  • 房室交接区异位节律(房室交接性逸搏心律、加速的逸搏心律、房室交接性心动过速)伴逆传文氏现象。多见于窦性P波消失(窦性停搏、三度窦房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房分离)。当房室交接区异位节律的激动顺传速度不变,而逆传出现文氏现象时,其心电图表现为:

    • RR间期规则,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逆传受阻,P-波消失;
    • 根据RP-间期逐搏延长增量的多少,其P-P-间期可表现为逐搏缩短或延长;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
  • 室性异位节律(室性逸搏心律、加速的逸搏心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人工起搏心律)伴逆传文氏现象。

    • 室性异位节律伴房室正道逆传文氏现象:

      • R'R'间期规则,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逆传受阻,P-波消失;

      • 根据R'P-间期逐搏延长增量的多少,其P-P-间期可表现为逐搏缩短或延长;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
    • 室性异位节律伴房室旁道逆传文氏现象:

      • R'R'间期规则,R'P-间期逐搏延长(R'P-间期开始多较短,约0.09s),直至逆传受阻,P-波消失;

      • 根据R'P-间期逐搏延长增量的多少,其P-P-间期可表现为逐搏缩短或延长;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

传导组织中的双向性文氏现象

房室交接区异位节律若顺传与逆传同时出现文氏现象时,便称为双向性文氏现象。其顺向与逆向的传导比经常相等,但传导时间逐搏延长的情况却不尽相同。

顺向与逆向的传导比相等

  • RR间期逐搏缩短,直至QRS波群脱漏,出现一个长RR间期;
  • 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逆传受阻,P-波消失,出现一个长P-P-间期;
  • 长RR间期、长P-P-间期均小于任何短RR间期、短P-P-间期的2倍;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

顺向与逆向的传导比不相等

  • RR间期逐搏缩短,直至QRS波群脱漏,出现一个长RR间期,期间仅见P-波出现;
  • RP-间期逐搏延长,直至逆传受阻,P-波消失,出现一个长P-P-间期,期间仅见QRS波群出现;
  • 长RR间期、长P-P-间期均小于任何短RR间期、短P-P-间期的2倍;
  • 上述现象必须重复出现≥2个文氏周期。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xlsc/wenshi/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