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药物对心肌细胞的电生理作用不同而分为4类。

  • Ⅰ类药物:又称为膜稳定剂,抑制Na+内流及起搏细胞4相除极化速度,增加K+外流作用。可分为:

    • Ⅰa类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等;
    • Ⅰb类药物,如利多卡因、美律西平(慢心律)等;
    • Ⅰc类药物,如普罗帕酮(心律平)、乙吗噻嗪等。
  • Ⅱ类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阻断β肾上腺索能受体和限制Ca2+内流作用,降低窦房结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也有轻度抑制Na+内流及K+外流作用,缩短不应期,减慢传导速度。
  • Ⅲ类药物:为复极抑制剂,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等,主要抑制2、3相的K+外流,使动作电位时间和有效不应期延长。
  • Ⅳ类药物:为Ca2+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异搏定)、硫氮卓酮等。阻止慢反应细胞Ca2+内流,降低窦房结、房室结细胞的自律陛,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及传导时间。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ecg/lcecg/yichang/yaowu/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