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postpericardiotolc syndrome;
同义名: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胸膜心包性发作(pleuro pericardial episodes)、二尖瓣分离术后综合征(postmitral valve commissurotomy syndrome)、心切开术后综合征(postcardiotomy syndrome)。

本征指心包切开手术或外伤,均因损害心包而引起的心包炎、胸腔积液偶有肺炎,伴有发热的一组心包炎症性综合征。

溯源与发展

1952年由Jator等首次报道,二尖瓣分离术后约有30%的患者出现发热、胸痛、心包炎、胸膜炎等,故命名为胸膜心包性发作,以后改称二尖瓣分离术后综合征。1956年Dresdale等发现未分离二尖瓣仅切开心房,亦可产生上述症状,而称为心切开术后综合征。1958年Ito等观察到仅切开心包也可发生上述表现,而改称为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或称为心包切开术后综合征。由命名的变迁可看出对本征认识的深化。

发病机制

尚未十分明确。曾有多种学说,如1952年Janton提出的“风湿活动说”;1961年Pop提出的:“心包损伤说”;Kaha提出的“病毒感染说”;还有人提出的“心包血液引起炎症反应说”。因上述学说不能充分解释所有问题,故被摒弃。

现在认为Dressler提出“自身免疫反应说”,得到临床和科研证实,因能自圆其说解释问题而得到同道认可。该学说认为手术或外伤损及心包或心肌组织,引起抗原性物质释放,通过免疫反应机制而产生抗心肌抗体等,然后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性炎症,导致本征的发生。

临床表现

发病于心脏手术或心脏外伤后1-3周,伴有发热,一般为38~39℃,多在1周左右后恢复正常,若在心脏手术后数周发生,发热时间则持续较长。

典型病例有急性心包炎症表现,胸骨后疼痛和心包摩擦音。常合并胸膜渗出反应和少量胸腔积液。

不典型病例仅有发热,无胸骨后疼痛和心包摩擦音,而有血沉增快和心电图改变。

辅助检查与诊断

辅助检查: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心包穿刺液为渗出液,细胞检查阴性,蛋白电源示α2球蛋白显著增高,γ球蛋白则明显降低。60%患者抗心肌抗体阳性。X线和超声心动图均可发现心包积液。

诊断:依据有心包切开或外伤史,心包炎的临床表现,结合辅助检查,即可诊断。

治疗、预后

  •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止痛止咳,加强营养,预防感染等。
  • 穿刺减压对心包腔和/或胸膜腔积极过多者,应行穿刺放液治疗,是解除心脏压迫症状的有效措施。
  • 应用非激素类抗炎药和激素类药物一般主张先用阿司匹林450-600mg,每4h1次,24h后症状未减轻,换用泼尼松20mg日3次口服。

预后:心包切开后综合征一般呈良性经过,常可自愈,预后较好。对有心脏压塞者预后不良,5%患者可复发。对长期心包腔有积血者,有可能发展为缩窄性心包炎。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heart/zhz/huode/ht/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