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真皮结合部

在电镜下,表皮一真皮结合部可见下列四个部分:

细胞胞质膜:主要由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近真皮的胞质膜所构成,并有半桥粒形成,有张力丝附着。

透明板:位于半桥粒及基底层细胞底部细胞膜之下,电子密度低而显得透明,厚度约20~40 nm。其内有由基底细胞膜来的锚丝穿过并附着于其下的致密板上,锚丝非常纤细,直径约3~4 nm。透明板的主要成分是层粘连蛋白(laminin)及其异构体缰蛋白、K-缰蛋白、表皮正粘配体蛋白,还有将层粘连蛋白与Ⅳ型胶原结合的连接蛋白(nidogon)。缰蛋白由基底细胞合成,其基因缺陷或产生自身抗体时,出现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或瘢痕性类天疱疮的改变。

致密板:为带状结构,厚度为80~200 nm,可分为三层:

  1. 内层:接近基底细胞胞质膜面,厚度10~20 nm,具弱嗜锇性,故电子密度低。
  2. 中层:即狭义的基底板,厚度为50~150 nm,具强嗜锇性。
  3. 外层厚度为10~20 nm,嗜锇性弱,因此电子密度低。

致密板下带:有四种纤维性结构:

  1. 锚丝:此种细丝直径为5~7 nm.从基底细胞半桥粒经过透明板终止于致密板。
  2. 锚纤维:直径为20~60 nm,从致密板伸向真皮。在致密板下150~200 nm处,彼此连接成网状,或绕回致密板形成吊索,为单个胶原纤维之通道。
  3. 微原纤维:锚纤维在致密板下150~200 nm处分裂成微原纤维,可深入真皮,与弹性纤维紧密合并。
  4. 胶原纤维。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pfb/jichu/jpzz/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