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它们的神经末梢和特殊感受器广泛地分布在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内,以感知体内外的各种刺激,产生各种感觉,引起相应的神经反射,以维护机体的健康。

皮肤的感觉神经模式图

皮肤感觉分类

正常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分为三种,即游离神经末梢、毛囊周围末梢神经网及特殊形状的囊状感受器。一般感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一感觉,如触觉、压觉、冷觉、温觉、痛觉、痒觉等。这种感觉是由于神经末梢或特殊的囊状感受器接受体内外单一性刺激引起的;另一类是复合感觉,如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及柔软等。这些复合的感觉不是某一种特殊的感受器能完全感知的,而是由几种不同的感受器或神经末梢共同感知的,并由大脑皮质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

皮肤感觉的电生理学

皮肤接受各种刺激后,可产生至少17种神经肽,如P物质、神经激肽A、血管活性肠肽、α-MSH等,它们主要由含有感觉神经C纤维的神经元产生,皮肤细胞如角质形成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等也可合成一部分,这些细胞因子与其相应受体结合,产生一系列生物学反应,经神经传导到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各种感觉。

皮肤感觉与神经传导的关系

正常皮肤感知的体内外刺激,无论是机械性的、物理性的、化学性的或生物性的,都在游离神经末梢、毛囊周围神经末梢网或特殊的囊状器内转换成动作电位,然后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有研究证实,在脊髓前侧区切断神经通路时,痛觉、温度觉和痒觉都消失而触觉不受影响;粗的神经纤维传导速度较快,最易传导触觉和压觉,中等粗细纤维传导速度较慢,传导温度觉较好;有髓纤维传导局限性痛觉,而C纤维传导弥漫性痛觉。

六种基本感觉都有自己的传导径路,触觉和压觉是经过腹侧脊髓丘脑径路,将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外侧腹核第三神经元处,而痛觉、温度觉和痒觉则是经过前外侧脊髓丘脑径路,到达丘脑后外侧腹核处,最后分别终止于大脑皮质后中央回。

感觉阈值

作用于皮肤感受器,使其产生感觉的最低能量称为感觉阈值。感觉阈值主要受感觉器的功能状态影响,部位、环境因素等也有一定作用。心理因素、神经末梢的营养状态可改变感觉的阈值,性别、年龄等也有一定影响。各种感觉的阈值下肢比上肢高,如用线接触手指可感知,而接触足或小腿则不感知;温度刺激手掌比足底更易感知。

感觉定位

对皮肤刺激的定位能力在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在各种感觉中,对触觉的定位相对准确,这与其神经分布较密及相邻神经末梢有许多重叠有关,在神经支配较少的背部则较差。

刺激皮肤某一点,偶可在远处也有感觉,称为牵涉性感觉。神经系统功能正常时,牵涉性感觉限于痛、痒和针刺,在病理状态下,触觉也可有牵涉性感觉。除皮肤外,深部组织如内脏、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等部位的疾病和刺激,也可在皮肤上产生牵涉性感觉。牵涉性感觉的发生机制有人用轴索反射来解释,也有人用从内脏和皮肤的感觉通路在脊髓或脑中会聚来解释。

皮肤的感觉定位能力与其受刺激的频率、皮温、皮肤及其感受器的生理状况以及人的精神面貌等有关。

后感觉

感觉和刺激的时间不一定相符。刺激未去除时感觉可以消退,这称为适应,如人对衣服的压觉在穿着衣服后不久即消失,对冷热觉的适应也是典型的皮肤适应现象,但适应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适应现象就会消失。感觉在刺激停止后可持续一段时间,称为后感觉,它可见于各种感觉,皮肤的某些部位更容易发生后感觉,如鼻、上唇周围、外耳道内等,但相似的刺激在眼睑、指端和手背就不易产生后感觉。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pfb/jichu/slx/ganjue/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