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分类及相关皮肤疾病

  1. 首页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5. 认识病毒感染与皮肤病

 引起病毒感染性皮肤病的病毒多达500多种,并且还不断有新的病毒发现,其分类以往根据病毒感染后的皮疹表现分为三型:①水疱型: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天花、水痘等;②发疹型:如麻疹、风疹等;③新生物型:如各种疣等。近年来由于对病毒认识的提高、检测病毒方法特别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根据病毒核酸类型的不同,对病毒及相关病毒感染性皮肤病进行分类。

病毒可以感染从细菌到人类体细胞等各种生物,但一种病毒只能感染细胞膜上具有相应病毒受体的细胞(易感生物细胞),且一种病毒内只有一种核酸,根据病毒核酸类型的不同,可将病毒分为DNA病毒及RNA病毒两大组,又根据病毒的大小、形状、病毒颗粒的亚结构及其抗原性不同又可分出许多亚组,具体归纳如下:

DNA-ds、不全双链DNA病毒、DNA-ss

DNA病毒分双链DNA病毒(DNA-ds)、不全双链DNA病毒和单链DNA病毒(DNA-ss)三大类。

1.DNA-ds包括疱疹病毒科、痘病毒科、腺病科、乳头状瘤多瘤空泡病毒科。

(1)疱疹病毒科

  1.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Kaposi水痘样疹、脑炎。
  2.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
  3.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
  4. 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EB病毒引起的环状肉芽肿样皮疹。
  5. 人类疱疹病毒6型:幼儿急疹或婴儿玫瑰疹。
  6. 人类疱疹病毒7型:斑丘疹样发疹。
  7. 人类疱疹病毒8型:Kaposi肉瘤。
  8. B病毒(猿疱疹病毒):B病毒病。

(2)痘病毒科

  1. 正痘病毒组:天花、种痘反应、牛痘、牛痘样湿疹。
  2. 副牛痘病毒组:挤奶人结节、羊痘。
  3. 传染性软疣病毒:传染性软疣。
  4. 猴天花病毒组:猴天花病毒病、Yaba猴病毒病、塔纳痕病毒(Tanapox virus)病。
  5. Yata痘(Yatapox)病毒:局限性良性皮肤肿瘤。

(3)乳头状瘤多瘤空泡病毒科: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尖锐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鲍恩样丘疹病、口腔灶性上皮增生。

(4)腺病毒科: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结膜炎等。

2.不全双链DNA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抗原血症、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皮肤表现。

3.DNA-ss 人类微细小病毒B19,引起传染性红斑、丘疹紫癜性“手套和短袜”综合征等。

RNA病毒分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

1.单链RNA病毒

  1. 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又称致肿瘤病毒,包括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1、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2、慢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和HIV-0等病毒,可引起T细胞白血病、热带痉挛性下肢瘫痪、艾滋病(AIDS)等。
  2. 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3. 囊膜病毒科(Togaviridae):有包膜的小RNA病毒,包括风疹病毒、α病毒等,引起风疹、皮疹、关节痛、脑炎等。
  4. 黄热病毒科(Flaviviridae):有包膜的小RNA病毒,包括丙型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等虫媒病毒、日本脑炎病毒、黄热病毒等,引起肝炎、脑炎、发热性疾病等。
  5. 萼状病毒科(Caliciviridae):无包膜小RNA病毒,包括萼状病毒、戊型肝炎病毒,引起胃肠炎、肝炎等。
  6. 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无包膜小RNA病毒,包括鼻病毒、肠病毒组中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Coxsackies)病毒A、柯萨奇病毒B、埃可(Echo)病毒、甲型肝炎病毒等,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脑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口蹄疫、柯萨奇病毒疹、柯萨奇湿疹、埃可病毒疹、波士登发疹病等。
  7. 棒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包括狂犬病毒、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狂犬病、流感样疾病。
  8. 丝状病毒科(Filoviridae):呈丝状,包括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引起出血热性疾病。
  9. 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包括:
    1. 麻疹病毒:麻疹、非典型麻疹综合征。
    2.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
    3. 呼吸道合胞体病毒:呼吸道感染。
    4.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感染。
  10. 正黏病毒(流感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包括A、B、C型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
  11. 沙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包括拉沙(Lassa)热病毒、巨宁(Junin)病毒和马丘波(Machupo)病毒,引起出血热性疾病、脑炎等。
  12. 布尼安病毒科(Bunyaviradae):有包膜的RNA病毒,包括布万巴(Bwamba)病毒、立夫特谷(Lift Valley)热病毒、克里米亚(Crimea)出血热病毒和汉坦病毒(Hantavirus),引起各种出血热性疾病。

2.双链RNA病毒无包膜RNA病毒,有里奥病毒科(Reoviridae)的轮状病毒,引起胃肠炎。

可能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

急性发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Duke病。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pfb/linchuang/bingdu/renshi/1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