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麻疹综合征(Atypical Measles Syndrome)

  1. 首页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5. 副黏病毒及相关病毒性皮肤病

本症系指接种过麻疹疫苗若干年后,血中抗体水平下降,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而引起的一种特殊表现,多发生于10~24岁年轻人,冬春季节散发。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一般认为是以往接种的麻疹疫苗使机体获得了持久性细胞免疫,当再感染自然麻疹病毒时,则致敏的淋巴细胞对病毒的抗原及其改变了的宿主细胞成分发生迟发型变态反应,因而引起本症,但亦有人认为本症的发生系由于麻疹病毒抗原与循环中抗体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所致。

临床表现

突然起病,高热、头痛、腹痛及肌肉痛,但无咳嗽、流涕或结膜炎现象。在发病后48-72小时发疹,常见于踝部、腕部及身体皱襞处,其皮疹多为淤点,少数为斑疹、丘疹、荨麻疹或水疱。在3~5天内,皮疹逐渐由头部向躯干及四肢蔓延,掌跖可有水肿,虽腭部可见有淤点,但无Koplik斑,在以往接种的部位,皮疹则更明显,皮疹约在2周内消退。常并发肺炎、胸腔积液及肺门淋巴结肿大,部分病例肺部残存结节性病灶,可持续2年以上,易误诊为肺肿瘤。其他尚可并发脑炎、感染后迁延性关节痛、心肌炎、舌炎及持续性低血压等。

实验室检查有白细胞总数减少,常低于3×109/L,淋巴细胞增多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加,此外尚可有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尿及血清氨基移换酶、乳酸脱氢酶升高,血清麻疹补体结合试验滴度增高,麻疹病毒及细菌培养均阴性。

组织病理

早期真皮内见有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晚期则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直接荧光检查在血管壁上见有IgG、补体及麻疹抗原。

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血清麻疹抗体滴度检测等确诊。临床上需与麻疹及其他病毒性皮肤病相鉴别。

预防及治疗

同麻疹,以对症治疗为主。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