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1. 首页
  2. 皮肤病学
  3. 皮肤病治疗大全
  4.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5. 副黏病毒及相关病毒性皮肤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原体是呼吸道合胞病毒,直径100~140nm,比麻疹病毒小,核酸为RNA,螺旋对称,有囊膜,但无凝血素,可被乙醚或氯仿所破坏。用人类细胞、双倍体细胞、原代猴肾细胞等培养时可以生长,且可产生特殊的融合细胞。呼吸道合胞病毒存在多形性,根据其表面糖蛋白G的不同分A、B两个亚型。两个病毒亚型的致病性无差异,但A亚型的感染率较B亚型高。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查,可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查到病毒。本症系通过患者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每年冬季和热带的雨季皆有流行,且可反复感染。

临床表现

主要发生在4~6个月婴儿,多在冬季发病,潜伏期4-5天,主要表现有发热、咽炎、细支气管炎及支气管肺炎等。在较大的儿童及成人则表现为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老年人及骨髓移植者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并不少见,且死亡率高。

少数儿童感染者可在面部及躯干发生一过性单纯性红斑,但无特异性。亦有报道,在发病的第4天于肩部、胸部发生弥漫性斑丘疹,第5日播散到躯干、前臂及臀部等处,亦可见少量淤点,皮疹在12小时后消退,同时体温亦下降。

组织病理

感染黏膜上皮组织出现多核融合细胞,免疫突光检查可在感染细胞的胞质中查到病毒抗原。电子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病毒颗粒。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鼻咽部分泌物作病毒抗原检测即可确诊。细胞培养分离出病毒以及用标准免疫血清作中和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进行鉴定。

预防及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及对症治疗。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