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袭使用的着色真菌病(chromomycosis)一名是指由多种暗色孢科寘菌引起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和内脏的感染性疾病,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病种:一种为皮肤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为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慢性巨灶性感染,真菌在组织中的形态为棕色厚壁孢子;另一种为暗色丝孢霉菌(phaeohyphomycosis),除感染皮下组织外,还可引起系统性主要是脑的感染,组织相为棕色分隔的菌丝。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主要由5种暗色孢科真菌引起。分别属于4个属即卡氏枝孢霉(Cladosporium carrionii)、紧密着色真菌(Fonsecaea compacta)、裴氏着色真菌(F.pedrosioi)、疣状瓶霉(Phialophorae verrucosa)和嗜脂色霉(Rhinocladiella cerophilum)。皮肤着色芽生菌病散发于全世界,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多。我国自1951年由尤家骏报道首例以来,全国大多数省市都已有发现,多数为卡氏枝孢霉和裴氏着色菌。特别是山东章丘一带,有小范围流行区,发病率高达2.3/万。

暗色孢科真菌腐生于潮湿腐烂的树木、植物及泥土中。国外多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出这些菌。我国万俊增亦曾从土壤及麦秸、杂草中分离得该科病原菌。

皮肤和黏膜损伤是病原菌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所以皮损多见于身体暴露部分,尤其是手和足。皮肤损伤多为割伤,树枝、木刺和竹片等刺伤或昆虫叮咬,有些外伤史不能追忆。患者多从事与土壤和腐烂植物接触又易受外伤的职业,如章丘的患者44%为泥瓦工。男性多于女性,年龄20~50岁,与种族无关。人与人之间不直接传染。

症状表现

损害好发于身体暴露部分,最常见于小腿、足部和前臂。身体其他部位如手、面胸部有时也有发生,多单侧。潜伏期多在2个月左右,也有长达1年者,有时不能追忆外伤史。接种部位开始为粉红色小丘疹,逐渐扩大成突出的结节,融合成斑块,高出皮肤之上。表面疣状或乳头瘤样增生,呈污秽状,常有溃疡并结褐色的痂,压之有少量脓液溢出(图3-7-49,图3-7-50,图3-7-51)。皮损表面常有黑点,为一重要病理现象,称“通过表皮排除现象(transepithelial elimination)”,即真皮中被破坏的结缔组织、异物和病原菌移向表皮并通过表皮最后被排除,达自愈的目的。黑色的病原菌被排除到表皮形成黑点,故在此处查菌容易阳性。皮损边缘清楚,周围皮肤呈暗红色或紫色浸润。老的损害可自愈,留下萎缩性或肥厚性瘢痕。损害可沿淋巴管扩散,在四周形成新的结节,有时呈带状分布,如孢子丝菌病样,亦可经自我接种或损害直接蔓延而扩大。如此此起彼伏,在长达数十年的病程中,损害最终可波及整个肢体,引起淋巴回流严重受阻而形成象皮肿和畸形,丧失劳动力。

着色芽生菌病症状图

图3-7-49 踝部肉芽肿性斑块,疣状增生(编写者提供)

着色芽生菌感染

图3-7-50 两手背肉芽肿性斑块(编写者提供)

着色芽生菌感染

图3-7-51 右大腿后侧18cm×15cm大小斑块,边缘结节融合成片,结痂及溃疡,压之有血性脓液溢出,中央自愈留瘢痕

因病程极为长期和慢性,所以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大致表现为结节性梅毒疹样、银屑病样、疣状皮肤结核样、乳头瘤样和瘢痕象皮肿样。长期增殖性病变有可能癌变。

患者自觉症状轻微,除非有继发性细菌感染,否则全身情况一般很好。

组织病理

损害一般局限于皮肤和皮下组织。组织反应似皮肤芽生菌病、球孢子菌病和孢子丝菌病,为混合性化脓性肉芽肿性反应。真皮中有小的不规则的但常融合的肉芽肿性结节。皮下组织较少累及。结节含上皮样细胞、大的多核巨细胞、Langhans巨细胞和异物巨细胞。结节内可有微脓肿,含中性粒细胞或坏死细胞碎片。巨细胞内或在细胞外的脓肿中可见单个或成堆棕色圆形厚壁孢子,称硬核体(sclerotic body),直径为5~12μm,有时呈新月形,可在多个平面上分隔,故有时呈“砖墙样”。结节外周肉芽肿组织浸润,见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等(图3-7-52)。因为纤维化形成,真皮有角化过度和微脓肿。溃疡常伴有继发的细菌感染,真皮有大量多形核白细胞浸润。

广泛炎细胞浸润,内有多数棕色厚壁孢子,圆形或卵圆形(HE染色×200)

图3-7-52 广泛炎细胞浸润,内有多数棕色厚壁孢子,圆形或卵圆形(HE染色×200)

偶可在表皮浅层或痂中发现分枝、分隔的棕色菌丝,不应诊断为暗色丝孢霉病。

诊断及鉴别

诊断依据为皮损直接检查或病理切片发现硬核体及培养有暗色孢科真菌生长。

皮肤着色芽生菌病应与疣状皮肤结核、梅毒、原发性生皮肤芽生菌病、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孢子丝菌病、鳞癌等疾病相鉴别,主要根据是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见表3-7-5。

表3-7-5 几种着色真菌比较表

治疗

  1. 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可将皮肤损害彻底切除。
  2. 伊曲康唑0.2~0.6g/d,疗程12~36个月。
  3. 两性霉素B,0.5mg~1.0mg/(kg·d)与5-氟胞嘧啶100~200mg/(kg·d),4次分服或噻苯达嗪(thiabendazole)25mg/(kg·d)联合应用,至少1个月。单用5-FC易产生耐药性。
  4. 碘化钾、维生素D2等可配合服用。
  5. 局部温热疗法,使用蜡疗、热沙疗、热辐射等方法,使局部皮温升至40~50℃,对有些病例有效。也可局部注射两性霉素B。
  6. 损害面积广泛可考虑病变区切除并植皮,应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以防止真菌扩散。晚期患者瘢痕广泛形成则治疗十分困难。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