蛲虫病又称肠线虫病,以肛门瘙痒为主要症状。成虫寄生在人体的盲肠和阑尾以及结肠、直肠和回肠下端。全世界都有流行,尤以温带地区较多见,一般城市高于农村,儿童高于成人。解放初期,国内14个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儿童感染率高达40%~70%。

病因

蛲虫(Ascaris vermicularis)是一种长约5~15mm的白色线状小型肠道线虫,人是其惟一的传染源。蛲虫寄生于人体盲肠附近,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雌虫受精后便在肠内移动到直肠,夜间爬出肛门产卵。产卵后雌虫在短期内死亡。少数雌虫可再爬进肛门或进入阴道、尿道等处,引起异位损害。虫卵内的幼虫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在肠道内下行,经2次蜕皮发育为成虫,若虫卵在肛门口孵出,幼虫可经肛门逆行进入大肠发育为成虫,称之为逆行感染。

临床表现

成虫在肛门口产卵,虫体移行的机械性刺激和排卵时分泌物的刺激,引起肛门、会阴部皮肤瘙痒及虫爬感,由于奇痒难忍,病人熟睡时常不自觉地用手搔抓,引起抓痕、血痂,甚至继发感染,病久者局部可出现湿疹样变化。患者往往同时伴有失眠、烦躁不安、易激动、夜惊或遗尿,夜间磨牙等症状。蛲虫偶尔可侵入肛门周围皮下组织,导致肛周脓肿、肛门瘘管或肉芽肿形成。也有报道可引起局部荨麻疹样损害。

蛲虫窜入阑尾时,可引起阑尾炎。侵入阴道、输卵管可引起阴道炎、输卵管炎或腹膜炎。

诊断

夜间肛门瘙痒应怀疑本病,确诊需要查到虫卵或成虫。在小儿入睡后2~3个小时,仔细查看肛周皮肤褶皱处,如找到白线头样的蛲虫即可确诊。或于清晨便前,用透明胶带粘贴肛周皮肤取卵,然后将透明胶带铺在滴有生理盐水的载玻片上,低倍显微镜下可检到虫卵。

预防及治疗

预防: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注意个人和公共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儿童不要用手抓肛门及吸吮手指,勤换衣裤、床单,换下的内裤要煮烫,室内的坐便器要经常消毒。对儿童集体单位要经常普查,发现患有蛲虫病的患儿要及时治疗,防止相互感染及重复感染。

治疗:

  1. 阿苯达唑:2~12岁儿童200mg,l次顿服;成人400mg,l次顿服。本药疗效高,耐受好,疗程短,门诊和集体治疗均可应用。
  2. 恩波维胺(扑蛲灵)每天5~7.5mg/kg,间隔2~3周后再重复治疗2~3次,以防复发。
  3. 枸橼酸哌哔嗪(驱蛔灵)50mg/kg,分2次服用,日剂量不超过2g,连用7~10天,此后每周服药2日,日剂量同上,共4周,作为巩固治疗。
  4. 甲苯达唑或氟苯咪唑及噻乙啶、丙硫咪啶等,均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其中最有效的是甲苯达唑,它可杀死各个生长阶段的蛲虫,有多种治疗方案,单次剂量100mg可治愈90%的患者,但常复发。改进的方法是前三天100mg,1天2次,2周后重复给药。
  5. 中药:使君子果炒熟研粉,每天3次,每次1.5~2g,连服3天。也可用百部30g加水300mL煎汤,取滤出液50~60mL灌肠,每日1次,连用3~5天。
  6. 局部用药:晚上睡前洗净肛门,取蛲虫膏(内含30%百部浸膏及0.2%甲紫)挤入肛门内,连用4~5次,可阻止蛲虫产卵,防止肛门瘙痒。此外,也可用2%~5%白降汞软膏、10%鹤虱膏或雄黄百部膏,选择其中一种,连用4~5天,均能到达到杀虫止痒的功效。亦可每晚用干棉球堵塞肛门,防止雌虫爬出肛门产卵,连续2~3周。
系统的医学参考与学习网站:天山医学院, 引用注明出处:https://www.tsu.tw/topic/1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