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节 肝素及类肝素样物质增多

肝素及类肝素样物质增多先天性的极为少见,绝大多数为后天获得性的。肝素的增多多为医源性用药过量,而类肝素样物质增多常继发于一些疾病。在儿科肝素及类肝素样物质增多较为少见,但随着肝素应用的推广,结合儿科本身年龄及生理的特点,应引起儿科医生的重视,以加强临床的观察和实验室的监测,及时控制出血的发生。肝素的治疗有出血的副作用,因此在肝素的治疗过程中要经常监测体内肝素的水平。注射肝素后6小时肝素基本被清除,对较轻的出血,仅需对出血局部作处理,如加压包扎、压迫填塞、冷冻及血管收缩剂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书名:《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栏目: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 > 第四篇 出血性疾病 > 第六章 纤溶异常及抗凝血物质 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作者:廖清奎
参编:符仁义,李丰益,李强,高举,陈福雄
页码:745-74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