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与病理改变】

流感病毒主要侵袭呼吸道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并在此细胞内复制繁殖。也可感染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及另外一些粒细胞。新增殖的病毒颗粒释放到细胞外,再次侵入其他上皮细胞。受病毒感染的上皮细胞发生变性、坏死与脱落,露出基底细胞层,从而引起局部炎症,并全身中毒反应,如发热、身痛和白细胞减少等。成人约于第5病日呼吸道上皮细胞开始再生,呼吸道上皮细胞再生后约2周新的纤毛上皮形成而恢复。其病理特征为全肺暗红色,气管与支气管内有血性液体,黏膜充血,纤毛上皮细胞脱落,并有上皮细胞再生现象。图4‐6‐2流感病毒致病机制图。 ......

——《感染病学》
书名:《感染病学》
栏目:感染病学 > 第四篇 重要新发感染病 > 第六节 流行性感冒
作者:王宇明
参编:施光峰,宁琴,李刚,于乐成,王宇明
页码:503-504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