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概述]二、发展史及其研究进展

再灌注损伤的现象早在1955年Sewel就作了报道,在结扎狗冠状动脉后,如突然解除结扎恢复血流,部分动物立即发生心室纤维颤动而死亡,但对其机制未作进一步探讨,对再灌注损伤并没有认识,故没有引起学术界重视。1968年由Ames研究发现,体外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在缺氧情况下呈不均衡生长,有的细胞能长期存活,结合研究Ames率先报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当脑缺血缺氧达到1 h以上时,再灌注立刻导致不可逆的脑细胞损伤,并认为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为缺氧使内皮细胞肿胀,管腔堵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周围水肿, ......

——《神经外科麻醉实践》
书名:《神经外科麻醉实践》
栏目:神经外科麻醉实践 > 第三篇 神经外科急症手术麻醉相关问题 > 第四十二章 脑组织的修复
作者:李恒林 王大柱
参编:丁学琴,马温良,王大柱,王克杰,亢建民
页码:725-72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