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二、P2受体与肾上腺

早在1955年就发现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颗粒富含ATP。很快证明,有高浓度ATP的颗粒细胞也有高浓度儿茶酚胺,儿茶酚胺与ATP以4比1的比率复合存在。ATP刺激分离的肾上腺髓质分泌颗粒细胞释放儿茶酚胺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是通过引发质膜电依赖性通道的钙内流使激素释放。相反,ATP可下调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耦联受体钙通道,抑制乙酰胆碱引发的分离牛肾上腺髓质细胞的分泌作用。肾上腺嗜铬细胞除释放ATP和儿茶酚胺外,也贮存和释放二腺苷四磷酸(Ap4A)。胞外ATP作用于P2Y受体刺激牛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生成类固 ......

——《嘌呤能信号转导的功能与疾病》
书名:《嘌呤能信号转导的功能与疾病》
栏目:嘌呤能信号转导的功能与疾病 > 第七章 嘌呤能信号转导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疾病 > 第二节 P2 受体的分布、功能与疾病
作者:梁尚栋
参编:邹挺,高云,李桂林,徐昌水,万芳
页码:139-14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