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其主要作用为对病原微生物具有较高的“选择性毒性作用”,而对患者不造成危害。抗真菌类药物如咪唑类(咪康唑、酮康唑)、三唑类(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抑制真菌细胞膜中固醇类的生物合成而影响其通透性。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机制可分为灭活酶的灭活作用、细菌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靶位蛋白的变化、染色体基因突变等。1 ﹒灭活酶的灭活作用细菌产生的能灭活抗生素的灭活酶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内酰胺酶: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主要是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4 ﹒染色体基因突变是喹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