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危害

早在1936年,Dodds等就发现了羟基联苯化合物具有雌激素活性。40年代4,4 ′‐二羟基二苯烷烃的雌激素活性得到进一步证实。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发现了多种野生动物生殖发育异常。经研究证实环境中某些化学物(污染物)能与激素受体结合,干扰正常内分泌功能,是引起上述生殖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并将这类化学性污染物归属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 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ndocrine disruptors EDCs/EDs)。因为人类与动物内 ......

——《环境卫生学》
书名:《环境卫生学》
栏目:环境卫生学 > 上篇 环境卫生学基本理论 >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 > 第三节 环境污染与健康
作者:陈学敏
参编:吴德生,陈秉衡,王爱国,刘开泰,刘扬
页码:34-3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