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二、症状性婴儿痉挛症

在症状性婴儿痉挛症的发病机制中,神经元发育失同步化参与了婴儿痉挛症的发生和发展[ 3 ],婴儿痉挛症的发病高峰年龄恰好与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的髓鞘化、突触形成、神经元移行等发育高峰相吻合。参与神经元发育过程的调控基因(如LIS1基因、EMX2基因等)突变可能参与了婴儿痉挛症的发病[ 3 ]。TSC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目前共发现两个基因与该病相关,TSC1基因定位于染色体9q34,该基因有23个外显子,转录的m RNA长度为8.6kb,最终翻译成含1164个氨基酸的错构瘤蛋白。突变分析表明大约50%的NF1基 ......

——《2010儿科学新进展》
书名:《2010儿科学新进展》
栏目:2010儿科学新进展 > 第三部分神经、内分泌、遗传 > 第七章婴儿痉挛症遗传学研究进展
作者:申昆玲
参编:沈叙庄,丁辉,马琳,王旭,王伟
页码:396-39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