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第二节 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

肝脏常能适应低水平的肝毒性,当药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超过其安全排泄的速率就会产生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的机制包括药物对肝脏的毒性损害及机体对药物的异质性反应两个方面。药物性肝损害属中医“黄疸”、“胁痛”、“药物毒”范畴,国内多数学者认为病位在肝胆脾胃,其病机为湿热蕴结,药毒入侵伤肝,致肝失疏泄,木郁则土壅,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致湿热阻滞中焦,及药毒蕴肝,肝胆湿热。阎清海认为药物性肝损害的病机不管是其首先影响肝之疏泄进而殃及脾胃,还是其首先损伤脾胃进而殃及肝之疏泄,其总病机是一致的,即湿热毒邪蕴结, ......

——《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
书名:《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
栏目:消化系统西医难治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略 > 下篇 各论 > 第十八章 慢性非传染性肝病 > 第四部分 药物性肝损害
作者:魏玮 唐艳萍
参编:柯美云,唐旭东,程伟,魏玮,柯美云
页码:453-455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3-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