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文献资料]二、血管新生模型

20年前Folkman在体外首先观察到血管新生:长期的培养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观察到这些细胞形成毛细血管样结构,在CLS存在腔,能被光镜和透射电镜证实。这个在培养皿类的血管新生报告给体外血管新生一个界定:后来发表的有关血管新生的文章都以此为标准,CLS中有无腔来判定体外模型的有效性。从生理的观点看,理想的体外模型应考虑到体内有代表性的血管新生过程: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蛋白酶,降解基底膜。内皮细胞从血管壁分离,迁移穿过基底膜,进入血管周围基质。当细胞种植在凝胶内部或两层凝胶之间,上覆培养液,这样细胞与培养液之间的距 ......

——《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书名:《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栏目:冠状动脉疾病与侧支循环 > 下篇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诊断、治疗及康复 > 第二十三章 基因技术在缺血性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第七节 血管发生和血管新生的体外模型
作者:孔宪明 高海青 陈玉国
参编:孔宪明,高海青,陈玉国,杨君莉,朱贵月
页码:358-36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