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二)尿液病理改变的观察

正常尿液淡黄透明,比重为1.010~1.030,pH为6.0(5~。7),含有微量蛋白和葡萄糖,通常定性实验呈阴性反应,有少量有形成分。尿液混浊、颜色异常,见于血尿、乳糜尿、脓尿和晶体尿等。胆道梗阻性疾病可使尿液呈金黄色。由于错误输血,大量细胞破坏,引起血红蛋白尿,可使尿液呈酱油色。尿比重低于1.010提示肾浓缩功能减退,尿中有多量蛋白或血细胞时,尿蛋白呈阳性。定量测定24小时尿中儿茶酚胺、VMA、游离皮质醇、或17‐羟、17‐酮类固醇激素,是诊断肾上腺疾病的常用方法。 ......

——《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书名:《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栏目:护理学原理与实践 > 第三篇 外科系统疾病的护理 > 第七章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 第一节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基本护理理论概述 > 二、尿液病理改变的观察
作者:王筱敏 杨敏 魏奉才
参编:周日光,张茂宏,王占民,潘秀荣,王筱敏
页码:70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