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第二十九章 药物及其他血小板减少

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药物直接导致的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可能是由于药物直接对血管壁的损伤或通过免疫机制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紫癜。噻嗪类利尿剂和雌激素己烯雌酚通过巨核细胞的作用导致血小板减少,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通过形成血小板抗体和抑制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需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特别是免疫性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后者骨髓中巨核细胞减少或增多,成熟障碍,外周血中可见多量大的血小板,反映骨髓制造血小板的功能旺盛。症状轻者停药3~7天后血小板开始上升,2周内完全恢复正常,对于血小板 ......

——《简明血液病学》
书名:《简明血液病学》
栏目:简明血液病学 > 第二篇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金梅 周 晋
参编:
页码:348-349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