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在传统细胞毒类药物中,对Ⅰ期和Ⅱ期试验严格划分,但对分子靶向药物而言,为了确定剂量和方案,抗瘤活性的评价可能要较早就进行,期和Ⅱ期的界限变得模糊了。为了尽快筛选出敏感瘤种和有效剂量,尽早淘汰无效药物,减少研发投入,缩短研发的周期,许多制药企业都在探寻更加高效的早期开发模式。在所有接受药理学相关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对肿瘤药效学应答进行评估,确定试验药的生物有效剂量(BED)。当然,在一种新的抗癌药物首次应用于人类时,通常对许多关于作用机制、毒性、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时间依赖性还是浓度依赖性等基本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