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流行病学]二、流行与危害

丝虫病在我省流行历史久远,隋唐(公元589~。书中描述“江东岭南”、“水乡农人多患”与现在的丝虫病流行区相一致。这是涉及我省最早淋巴丝虫病流行历史记载。按照Napier(1940年)的丝虫病流行程度分层法,以县为单位,人群微丝蚴率< 5%为低度流行区、5%~为中度流行区、20%~为高度流行区、30%~为超高度流行区,全省低度流行区45个县(市),占丝虫病流行县(市)的65.22%。丝虫病的症状体征多发生于青壮年,由于丝虫病的严重流行,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国防建设的发展。 ......

——《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书名:《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栏目: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 湖北省消除淋巴丝虫病报告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参编:
页码:110-11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