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治疗](二)肥大细胞稳定剂

现已证实糜蛋白酶途径可能参与疾病有关的血管变化,而糜蛋白酶主要由肥大细胞释放。在人动脉粥样斑块中,斑块肩部活化的肥大细胞比例(85%)远远高于正常内膜(15%)。在梗死心脏中,在易损斑块相关冠状动脉外膜上去颗粒肥大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这些结果提示用糜蛋白酶抑制剂或通过稳定肥大细胞防止其脱颗粒可能有利于减少旁路Ang Ⅱ的形成并抑制糜蛋白酶的生物学活性。临床上糜蛋白酶抑制剂的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但其可能具有广阔前景,而肥大细胞稳定剂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已有一些初步报道。这些结果表明这种肥大细胞稳定剂能抑制损 ......

——《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书名:《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栏目:血管损伤性疾病---从分子到临床 > 第二篇 激素、体液因子与血管损伤性疾病 > 第十二章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与动脉粥样硬化 > 六、血管紧张素Ⅱ的药物治疗
作者:黄 岚 黄德嘉
参编:朱国英,霍勇,晋军,王红,宋明宝
页码:101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