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泛大西洋协作组(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给出了外周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的分型,并给出了各型大致的治疗方案。2007年修正了基于病变部位和程度分级的TASC Ⅱ分型,TASC Ⅱ分级进一步扩大了介入治疗的范围。从TASC Ⅱ分级演进趋势可以看到,随着介入治疗技术进步和介入材料改进,介入治疗逐步扩大了血管腔内治疗的适应证,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虽然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操作技术发展迅速,介入材料也逐渐完善,但支架断裂和内膜增生等仍然是血管腔内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