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三、发 病 机 制

在Cd相关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中,需存在下述因素:①病原体的来源,推测来自宿主的正常菌群,或来自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改变,这是抗菌药物的作用。毒素的产生,这似乎反映产毒菌株的迅速生长,而届时正常菌群受到抑制。Cd的产毒菌株分泌两种外毒素,毒素A是肠毒素,毒素B是细胞毒素。这两种毒素好像有协同作用,起始时毒素A影响到上皮的完整性,继而,允许毒素B进入而产生细胞毒性作用。研究表明,瘦素通过激活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机制在调节肠毒素介导的肠道分泌和炎症的严重程度中起重要作用。在三硝基苯磺酸介导的大鼠结肠炎的早 ......

——《中华胃肠病学》
书名:《中华胃肠病学》
栏目:中华胃肠病学 > 第四十八章 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和伪膜性结肠炎
作者:萧树东 许国铭
参编:莫剑忠,马雄,马天乐,马述春,马维义
页码:503-50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