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盘小凹(optic disc pit)的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从组织学上,视盘小凹由发育不全的视网膜突入向后扩张的胶原小袋组成,经常通过缺损的筛板进入蛛网膜下腔。视盘小凹内的液体来源一直有争议,可能来源于玻璃体腔、蛛网膜下腔、小凹底部的血管或围绕硬脑膜的眶腔。可为散发性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 . 25%~75%的患者发生相关的黄斑病变,如黄斑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黄斑囊变、黄斑孔。而视盘小凹通常发生在与胚裂无关的地方,单眼常见,与全身发育异常无关,很少合并虹膜睫状体或视网膜缺损。2 .对于合并黄斑部浆液性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