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理生理](二)血肿周围缺血

I CH后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的变化大致分为3阶段:①急性期(48小时内):血肿周围灌注量显著降低,主要与血肿占位压迫造成微循环障碍有关。血肿周围及血肿侧甚至整个脑的灌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再灌注期:再灌注约出现在I CH48小时后,其机制可能与血肿周围血管自动调节系统的保护效应及局部存在丰富的侧支循环有关。Zazulia等对I CH发病后5~22小时的患者PET测定血肿周围r CBF、脑氧代谢率(cerebral metabolic rat ......

——《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7》
书名:《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7》
栏目:脑血管病理论与实践---2007 > 第二篇 基础研究进展 > 第五章 自发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研究进展 > 二、继发性损伤
作者:凌 锋
参编:刘承基,陈光辉,陈光忠,陈生弟,陈左权
页码:62-64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