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并发症]一、运动皮质刺激

虽然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对癫痫患者行术中电刺激时就发现了刺激运动皮质具有镇痛效应,但应用运动皮质刺激治疗难治性疼痛的正式报道直到90年代才出现,此后,运动皮质刺激疗法在慢性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渐多。由此,Tsubokawa试图通过刺激S1来治疗慢性疼痛,不过令人惊奇的是刺激M1的镇痛效果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通过突触联系的刺激比直接的胞体去极化的刺激对感觉皮质的刺激更有效。通过PET研究发现MCS可使部分脑区的脑血流发生变化,这些区域包括前扣带皮质、内侧丘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室周围灰质、眶前额皮质区域 ......

——《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书名:《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栏目: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诊疗学 > 中篇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 第十三章 治疗新技术及展望 > 第一节 中枢神经刺激新技术
作者:黄宇光 徐建国
参编:罗爱伦,王以朋,崔丽英,于布为,刘进
页码:255-257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