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诊断](二)诊断方法

由于临床上对粪类圆线虫超感染认识不足,容易漏诊。粪类圆线虫感染的确诊主要依靠从新鲜粪便、痰液、十二指肠引流液、尿液或脑积液中检获杆状蚴或丝状蚴,或培养出丝状蚴。全身性感染尤其是中枢神经的感染很少在死前诊断,常常是病人死后尸检才发现。对于粪类圆线虫的病原学诊断,可用直接涂片法、琼脂平板培养法、福尔马林‐乙醚沉淀法、滤纸法以及Baermann法,迄今为止没有一种理想的敏感性较好的诊断技术,即尚缺乏金标准,联合运用多种诊断技术可提高敏感性。对于高度怀疑为粪类圆线虫超感染或弥散性感染的病人,血清学检查阴性,仍须至 ......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书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栏目: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 第十八章 粪类圆线虫病 >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治 > 二、诊 断
作者:汪天平
参编:毛佐华,吴晓华,吴中兴,张悟澄,王勇
页码:162-163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5-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