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病因学]【病因和发病机制】

抽动障碍的病因不清,与一系列生物学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双生子抽动障碍的阳性率高于单卵生子,单卵双生子的同病一致率(75%~90%)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20%),寄养子研究发现其寄养亲属中抽动障碍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其血缘亲属。多巴胺假说:认为本病可能与多巴胺的过度释放或突触后多巴胺α受体的超敏有关,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者大脑尾核部位的多巴胺α受体结合位点与抽动的严重程度相关。各种类型的抽动障碍都可能在应激或焦虑的影响下加重,但没有证据表明应激或焦虑能够导致抽动障碍。在母孕期或分娩期出现的某些围产异常因素,可能导 ......

——《精神疾病诊疗手册》
书名:《精神疾病诊疗手册》
栏目:精神疾病诊疗手册 > 第十九章 儿童期、少年期精神障碍 > 第二节 行为障碍 > 三、抽动障碍
作者:黄明生 刘协和
参编:孙学礼,杨彦春,康林,况伟宏,黄明生
页码:625-627
版本:2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9-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