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二)MSCT在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应用

美国心脏协会根据组织病理学将不稳定斑块分为6期:Ⅰ期,巨噬泡沫细胞形成;Ⅱ期,脂质条纹,主要是细胞内脂质聚集;Ⅲ期,细胞外脂质池,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钙化;Ⅳ期,细胞外脂质核形成,即粥样斑块;Ⅴ期,纤维斑块形成,由纤维帽和其覆盖的脂质核构成。Ⅴ期又分为:Ⅴa期,纤维粥样斑块形成;Ⅴb期,纤维粥样斑块伴有钙化;Ⅴc期,斑块纤维化,无脂核。 图19‐9 稳定型斑块 MPR图像(A)显示回旋支见未钙化斑块(箭头)形成;回旋支短轴位MPR图像(B)测量斑块的最低CT值为80HU CT评价斑块性质有其局限性:①CT通过 ......

——《心脏病学》
书名:《心脏病学》
栏目:心脏病学 > 第二篇 心脏病诊断学 > 第19章 心血管计算机体层摄影 > 第三节 CT在心血管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 > 一、CT在冠状动脉病变诊断方面的应用
作者:曹林生 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卢永昕,王朝晖,曾秋棠,曹林生
页码:287-289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