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发病机制]二、不同疾病基础上发生DIC的具体机制

易导致DI C的细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部分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也是DIC的重要病因,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性肝炎、水痘、麻疹、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如阻塞性肺气肿、肺栓塞、肺源性心脏病、粟粒性肺结核及多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上述各系统疾病导致DI C的机制:①肝、胰腺、肺和肾等组织内富含TF。各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或疾病继发感染,导致内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某些疾病存在或易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或损伤.抗原抗 ......

——《急诊医学》
书名:《急诊医学》
栏目:急诊医学 > 第十一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第一节 DIC 机制的认识历程与现状
作者:黄子通
参编:
页码:220-222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0-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