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母细胞瘤因发病年龄早,且常伴发泌尿生殖系畸形,因而被认为是“先天性肿瘤”。其病因及分子遗传学机制学说主要为以下几种。研究还发现,约20%的肾母细胞瘤存在16q的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提示16q部位的一个基因也涉及肾母细胞瘤的发生,这个基因初步定位于16q22‐23,这是肾母细胞瘤杂合性丢失的多发区之一,在其他肿瘤的这个区域也存在减少甚至纯合。这些基因的遗传学改变正在日益被揭示,这不仅使我们对肾母细胞瘤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明朗,而且正为临床决定强化治疗提出新的有用的预后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