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速览]三、电刺激疗法

电刺激疗法是在Yasuda对机械应力电位的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证明受压的凹侧呈负电位,凸侧(张力侧)产生正电位。在活体,凹侧产生新骨,凸侧出现骨质吸收。实验证明导入微量直流电亦能刺激骨生成。Friedenberg等于1971年首先报告用直流电刺激治愈1例胫骨踝部骨折不连接。目前用于临床治疗骨不连的电刺激方法,有恒定直流电、脉冲电刺激、电磁场与电场,以及驻极体等,其中以恒定直流刺激(半侵入法)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最常用。 ......

——《骨外固定学》
书名:《骨外固定学》
栏目:骨外固定学 > 第二篇 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的应用 > 第十三章 四肢长骨骨干骨折不连接的骨外固定治疗 > 第三节 骨不连治疗的进展
作者:李起鸿 许建中
参编:王序全,杨柳,张长青,谢肇,于仲嘉
页码:159-160
版本:1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7-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