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医学专著速查系统

[辅助检查](三)心律失常事件的危险程度分级

Lown和Wolf最早在1971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监护时检出的室性期前收缩进行分级,旨在评价室性期前收缩患者的预后和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效果。此后经过不断完善,形成目前通用的Lown分级系统(表9‐。尽管导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异常(心室晚电位阳性),左室功能不全(射血分数< 40%)等均是筛选心律失常事件高危患者有价值的方法,但大量的AECG监测结果表明,通过对有无心律失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心脏病学》
书名:《心脏病学》
栏目:心脏病学 > 第二篇 心脏病诊断学 > 第9章 动态心电图 > 第五节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 三、心律失常的诊断和评价
作者:曹林生 廖玉华
参编:程龙献,卢永昕,王朝晖,曾秋棠,曹林生
页码:139
版本:3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01
© 2015-2019 天山医学院 XiaBBY#VIP.QQ.COM